待產準媽咪選擇分娩方式的方法
孕媽媽們好不容易經歷了漫長、難熬十月懷胎的過程,在經過了艱辛和小心翼翼后,準媽媽們終于來到了分娩生產這一關鍵的時刻。那么,不知各位準媽媽們有沒有在分娩之前,選擇好適合自己的分娩方式呢?如果你還感到無所適從的話,就來看看小編介紹的待產準備的內容吧!
有人說剖腹產安全,也有人說順產對女人會好一點。對于何種分娩方式,自古以來都是眾說紛紜的。但其實,不管是哪一種分娩方式,適合自己其實是最重要的。而在生產前,認真咨詢醫生的建議,也是非常必要的。
一、孕婦需要剖腹產的十大癥狀
剖腹產,就是剖開腹壁及子宮,取出胎兒。若病例選擇得當,施術及時,不但可挽救母子生命,且能使婦女保持正常的生產性能和繼續繁殖后代的能力,否則不僅不能收到預期效果,且可造成遠期的不良影響,故施術前必須慎重考慮。剖腹產是一個重要的手術助產方法。
下面是小編收集的孕婦適應剖腹產的情況:
1、胎兒窘迫
胎兒窘迫可以發生在妊娠的各個時期,特別是后期及陣痛之后。胎兒窘迫的原因很多,例如臍帶繞頸、胎盤功能不良、吸入胎便,或是產婦本身有高血壓、糖尿病、子癇前癥等并發癥。
大部分的胎兒窘迫可通過胎兒監視器看到胎兒心跳不好,或是在超聲波下顯示胎兒血流有不良變化,如果經過醫師緊急處理后仍未改善,則應該施行剖宮產迅速將胎兒取出,防止發生生命危險。
2、產程遲滯
產程遲滯是指產程延長,在產科學上有很明確的定義及分類。通常宮頸擴張的時間因人而異,但初產婦的宮頸擴張時間平均比經產婦長,需14~16小時,超過20小時稱為產程遲滯。
遇到這種情況的產婦最辛苦,因為陣痛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才不得已改為剖宮產,等于是產前陣痛和術后痛都必須經歷,共痛了兩次。
一般產程遲滯可以根據分娩的異常分為3種:潛伏期延長、活躍期延長、活躍期停滯。通常造成產程遲滯的原因,有可能是子宮收縮力量的異常、胎兒身體或胎位或胎向異常、母親產道異常等。
如果有明顯的產程遲滯情況發生,卻仍然勉強選擇經陰道分娩,可能會對胎兒或母體造成傷害,因而必須實施剖宮產手術。
3、骨盆狹窄或胎頭與骨盆腔不對稱
產婦如果有骨盆結構上的異常,比如小兒麻痹患者、有骨盆骨折病史、身材過于嬌小或侏儒癥患者,由于骨盆出口異常無法讓胎兒順利通過,故應該采取剖宮產。
胎頭與骨盆腔不對稱是相對性的,也就是說即使產婦本身的骨盆腔無異常也不狹窄,但因為胎兒的頭太大,無法順利通過產道,也必須實行剖宮產。
4、胎位不正
初產婦胎位不正時,應以剖宮產為宜。一般而言,初產婦若在足月時已經確認胎位不正,可事先安排剖宮產的時間;但如果是陣痛開始后才發現胎位不正,可能要直接安排緊急手術。
不過,若是屬于臀位的胎位不正,并且產婦本身有陰道生產的意愿,仍然可以利用各種助產方法嘗試,但臀位陰道分娩還是具有較高的危險性,因此要和主治醫師討論其優缺點才可實行。
5、多胞胎
如果產婦懷的是雙胞胎,且胎兒胎位都是正常的,可以嘗試自然生產,但若是三胞胎或更多胎的懷孕,建議優先考慮剖宮產。
除了上面提及的五點,還有下面這五種癥狀,孕婦是需要剖腹產的。
6、前胎剖宮生產
這是目前國內常見的需要剖腹產的癥狀,大約占30%左右,有許多產婦都是第一胎剖宮產后,再次分娩也會選擇剖宮產。一般來說,一次的前胎剖宮產后,的確會增加近1%的子宮破裂機會。
若是直式的子宮剖開方式,則子宮破裂的機會則會增加4倍左右,因此,多數婦產科醫師及產婦會在前胎剖宮產的前提下,在進入產程之前安排好手術時間。
很多孕媽媽們在臨近預產期的時候,就會聽到各方面的建議,或許有的人會建議你順產,畢竟自然分娩是最天然的;而有的人又會建議你選擇剖腹產分娩的方法,這不會在生產過程中,感到過多的疼痛。此時,準媽媽們一定要考慮到母嬰兩方面的因素,認真咨詢醫生的意見,來選擇適合自己和寶寶的分娩方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