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貸,貸得上、還得起、賺得到
眼瞅著大伙兒找資金、搞項目,蔣俊玲心里有點犯嘀咕:“莊稼人掙錢不易攢錢難,萬一賠了可咋辦?”
蔣俊玲,河南睢縣周堂鎮翟莊村農民。曾經外出打工,可為了照顧老人和孩子,最終又回到村里。但是這樣一來,收入銳減,一家人成了建檔立卡貧困戶。
睢縣是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地處中原腹地,是個傳統農業大縣。“產業做起來,群眾富起來。”近年來,郵儲銀行河南分行主動對接地方特色優勢產業,重點支持貧困戶發展特色種養殖等,實行“四員”跟蹤服務——信貸員、指導員、技術員、銷售員,確保貧困群眾貸得上、還得起,讓金融精準扶貧惠及更多村民。
看著鄉親們個個忙著脫貧,蔣俊玲心里直發慌。“一步趕不上,步步趕不上。”蔣俊玲每天都去村里轉悠,看別人都在干啥。“聽說建一個大棚要六七萬元,心里真發愁。”
為難之際,郵儲銀行睢縣支行信貸員楊淑華和縣鄉扶貧干部找上門來,“咱村不少人種香菇脫了貧,一個棚投入六七萬元,銀行能給你貸5萬元,不用抵押、不用擔保、沒有利息,這是專門為咱貧困戶出臺的金融扶貧政策”。
“可咱沒技術,就怕到頭來,外債越欠越多……”蔣俊玲心里沒底兒。
“項目沒問題,技術有人帶,銷售不用愁!”楊淑華說。
幾筆賬算下來,建棚費兩年就能掙回來。“別人能養菌賺錢,這活兒咱也能干!”蔣俊玲開始有了信心。
“在家填了張表,楊淑華就走了。沒過幾天,就通知我去銀行領貸款。”蔣俊玲沒想到,貸款手續竟然這么簡單。
隨后,郵儲銀行和縣里找了一家專業合作社,對蔣俊玲進行對口扶持、技術指導。“真的是項目有人選,貸款有人辦,技術有人教,銷售有人幫。”
之前的顧慮全部解除,蔣俊玲心無旁騖、起早貪黑。2017年年底一算賬,穩賺4萬元。她心里的石頭落了地。
“穩定脫貧,絕不能‘扶著能站,撒手就癱’。選準產業,是關鍵的第一步。”郵儲銀行睢縣支行行長張玉紅告訴記者:“從貧困戶選項目到學技術、跑市場、找客戶,信貸員全程跟進,一步不落。截至目前,睢縣支行惠農易貸已累計放款517筆2574萬元。”
數據顯示,2018年,郵儲銀行河南分行向河南53個貧困縣共投放各類貸款236.21億元。
“只有全程跟蹤服務,才能幫助貧困戶做些實實在在的事。比如,遇到香菇滯銷,就利用自己的資源,幫她做宣傳、找銷路,確保貧困群眾‘還得起’‘賺得到’。”楊淑華說。
“扶貧貸不僅讓咱貸得上、還得起,更能賺得到。這日子一天比一天有奔頭兒!”蔣俊玲滿懷信心,期待著日子更紅火。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