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面清單+豁免清單”提升服務質效
如何縮減環評審批時限、減輕企業負擔,并確保環境管理質效、提升企業和群眾滿意度,是生態環境部門在“放管服”改革中遇到的挑戰之一。湖北宜昌自貿片區始終堅持投資貿易便利化的工作導向,按照“高效服務、風險可控、放管結合、分類管理、法律底線”的原則,探索創立環境影響評價“負面清單+豁免清單”制度,既精簡了環評審批流程,也為項目招商、企業入園提供了便利。
一是制定環評審批負面清單,明確禁止準入行業。宜昌自貿片區結合區域環境容量、基礎設施建設、園區規劃環評、“三線一單”管理要求等,系統識別片區環境制約因素,在產業發展定位的基礎上,制定《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宜昌片區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負面清單(試行)》(以下簡稱《負面清單》)。《負面清單》包含七大類行業、31種項目類型,比如制糖、屠宰、造紙、水泥、平板玻璃等。列入《負面清單》的建設項目,原則上招商部門不得引入,各職能部門不得辦理審批手續。
《負面清單》強化了行業準入的剛性約束,為片區科學招商引資發揮了重要的導向作用,并有效規避了重大環境風險,維護了區域生態環境安全,節約了行政管理資源。
二是制定環評審批豁免清單,對無污染及低污染項目實行環評審批豁免。宜昌自貿片區將環境影響小、需辦理登記表的項目以及符合園區規劃、環境影響小、需辦理報告表的部分項目(如藥品分裝、復配)列入《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宜昌片區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豁免清單(試行)》(以下簡稱《豁免清單》),清單涵蓋九大類行業、38種項目類型,如食品封裝、通用設備及儀表器材組裝、天然氣及自來水供應、社會事業和服務業等。納入《豁免清單》的建設項目無需辦理環評審批和竣工環保驗收手續。
《豁免清單》在企業投資便利化和政府審批提速增效上成效顯著,清單2018年4月發布以來,自貿片區已向藥品分裝復配、中小學校建設、汽車維修等多個項目發放環評審批豁免管理通知書,大大方便了項目建設,平均為每個項目縮短建設期兩個月、節約環保投資約5萬元。
三是強化《豁免清單》中建設項目事中事后監管。宜昌自貿片區采取建臺賬、清單管理、動態調整、雙隨機抽查等方式全面強化豁免項目的事中事后監管,不符合豁免條件的建設項目執行環評審批、備案制,嚴格查處違規開工建設項目。充分發揮排污許可制的作用,實行排污許可管理的項目應事先取得排污許可證,不得無證排污或不按證排污。將豁免項目納入環境綜合監管平臺,運用大數據、“互聯網+”等信息技術手段實現項目精準、高效監管。
環評審批“負面清單+豁免清單”制度是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有益嘗試,創新了政府監管方式,通過優化、精簡審批流程,節約了項目建設時間和成本,為廣大投資者提供了便利。同時,通過引導綠色優質產業向片區聚集,推進了區域高質量經濟體的發展。(陳安 胡雪麗)
作者單位:湖北省宜昌市環境保護研究所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