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周杰倫新歌朋友圈"刷屏" 對"娛樂至死"的最后反抗

  • 來源:互聯網
  • |
  • 2019-09-18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原標題:對“娛樂至死”的最后反抗

  沒有一點點防備,周杰倫的一首新歌突然在朋友圈里刷了屏,單曲上線后,不到兩小時銷量即破千萬。這讓人們想起,不久前“夕陽紅”打榜團前赴后繼,送周杰倫上了微博超話榜首。在這個流量至上的時代,周杰倫為何仍有如此強勁的號召力,是一種值得研究的文化現象。

  許多人齊刷一首歌,可以說是華語樂壇久違的盛景。這暴露了一個簡單的事實,現在音樂創作條件更好了,每年新歌產量大約在10萬首左右,但能夠被傳唱開去的卻寥寥無幾,特別是一些偶像明星,動輒坐擁千萬流量,卻鮮有作品走得出粉絲圈。在這樣的背景下,包括周杰倫在內的一些“大牌人物”,成了這個時代一種特殊的文化符號,正如著名音樂人徐沛東所感慨的:“歌曲多了,好歌少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今天被傳唱的好歌反而沒有過去多呢?雖然歲月更迭,為什么一些老歌卻能長時間在人們心中保有一席之地?”

  簡單說,周杰倫依然有號召力,不是因為歌曲有多么好聽,粉絲有多么狂熱,更多是流量時代映照下的產物。所謂“草灰蛇線、伏脈千里”,如果我們留意觀察,會發現這幾十年來,華語樂壇經歷了幾番很明顯的變化。如果將鄧麗君視為流行音樂開端,彼時是個典型的“唱片時代”,往往只見歌聲不見人,因此產生了許多經典作品;以周杰倫為代表的“電視時代”,有了MV、投票、打榜等,在音樂能力之外,產生了個性需求;現在則是產業化的“偶像時代”,在公司的刻意包裝下,強調“人設”至上,所謂的“實力派”,相對來說不那么重要了。

  流行音樂為什么會產生這種變化?從傳播學的角度看,這主要跟媒介環境的變化有關系。“唱片時代”是個娛樂形態極簡的時代,較為單一的選擇,決定了歌曲能迅速走紅,創作者有較大自由度,從而形成“正向循環”。但在“電視時代”,娛樂形態日漸豐富,人們發現,唱片一年的利益,或許還抵不上“超級女聲”一場的短信收入和廣告冠名,藝人身上的附加值于是被開發出來。而在“偶像時代”,娛樂產業前所未有的發達,偶像消費和音樂消費相輔相成,唱片公司未來的轉型方向是全方位經紀公司,偶像因此成為了被包裝運營的產物。

  正所謂“資本的熱錢涌到哪里,哪里就暫時成為文化的沙漠”,從唱片經濟到娛樂經濟的轉變,雖然使流行音樂產業從低級走向了高級發展階段,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最大的兩難問題就是衍生的東西遮蓋住了本質的東西——音樂。現在,我們見到太多歌手不好好創作,反而跑到綜藝節目上混臉熟、講段子。類似現象發生在各行各業,比如某些體育明星就喜歡上節目、掙快錢,接近荒廢了自己的主業。這是“娛樂至死”的精妙注腳,顯示著在這個娛樂圈浮皮潦草的時代,娛樂的力量可以摧枯拉朽,很難再見到十年磨一劍的“工匠精神”。

  從這個角度上講,周杰倫的歌曲未必用得著好聽,他的號召力,本身就意味著我們對“娛樂至死”最后的反抗。用一句話概括,矮個里面挑高個,全靠現在的同行襯。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