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月子要知道產后恢復注意什么
7.要采取科學的臥姿
為了防止子宮向一側或向后傾倒,媽媽們要經常變換躺臥姿勢。正確的做法是,仰臥與側臥交替,從產后第2天開始俯臥,每天1-2次,每次15-20分鐘。產后兩周,可采取胸膝臥位,促進子宮盡快復位。
8.讓身體保持清爽衛生
會陰部無傷口,疲勞基本恢復,產后3天可開始洗浴。衛生間要溫暖,水溫以34℃-36℃為宜,時間不可過長,以淋浴為宜。浴后丈夫應趕快幫助擦干身體,頭發未干時不可結辮,也不可立即就睡,否則易引起頭痛、頸強,可用熱風吹干頭發。提醒一點,若會陰切口大或裂傷較重、腹部有刀口,應待傷口愈合后再進行洗浴,可先做擦浴。
9. 留意觀察惡露變化
惡露一般持續3周,初期是咖啡色,進而逐漸顏色變淡、流量減少。如果惡露中有血塊、出血量增多或有不好的氣味,排出時間過短或超過3周,表明子宮收縮不良或有感染,應該及時看醫生。
10.細心呵護外陰
每次如廁后,都要用溫清水洗外陰,勤換衛生護墊。如果側切傷口或會陰發生腫脹,可用50%硫酸鎂溶液濕熱敷,勤換衛生護墊。如果傷口紅腫、發熱,應及早請醫生指導處理。
11.適度攝取養身食品
紅糖、雞蛋和小米,都是坐月子養身食品。但是,紅糖水飲用時間不可超過10天,以防增加血性惡露;雞蛋每天不可吃得過多,4-6個為宜,小米粥也不宜太稀薄或以小米為主食,避免身體缺乏其他營養。
12.盡早下床多走動
媽媽們會陰部無裂傷、疲勞已消除、身體沒有其他嚴重疾病,在產后12小時便可坐起進餐、進水,24小時后可站起來為小寶寶換換尿布。起床的第一天,早晚先在床邊坐上半小時,第二天起在房間里慢慢地走走,每天2-3次,每次30分鐘。提醒一點,第一次下床走動時要有人陪伴,以防眩暈而摔倒,且勿站立太久。以后,逐漸增加活動次數和時間,半個月后開始做些輕微的家務。
以上12條就是告訴您,產后恢復需要注意什么。請新媽媽為了自己也為了可以給孩子更好的母乳喂養,一定要好好的記住。產后恢復對于女人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恢復不好,落下的病根就會跟隨你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