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著我們去書寫——扶貧筆記39
活動還沒開始,在等駐村第一書記,我想趕緊去下衛生間。一打聽,衛生間不在教學樓里,而是在樓下的院子內,我便匆匆下樓,樓梯拐來拐去,竟然找不到出口。一群孩子在樓道的另一頭,跑過來問我:“叔叔干嘛呢?”我說找衛生間,孩子們七嘴八舌地給我指路,其中一個扎馬尾辮的小姑娘,臉蛋兒紅撲撲地自告奮勇帶我去,又有幾個小朋友都跟著,于是,我們浩浩蕩蕩的隊伍“開赴”衛生間。
走到半路,突然上課鈴響了,我讓孩子們趕緊回教室上課,他們沖我指著那邊說,就在那邊,您自己去啊,然后嘰嘰喳喳地跑了,瞬間冬天下午的斜陽安靜了,安靜而歡快地看著我轉身匆匆往前。
從衛生間出來,一個小男孩兒和我撞了一個滿懷,他滿頭大汗,紅領巾有些松了,有點兒歪地挎在脖子上,臉上一道一道的,一邊嘴里念叨著遲到了遲到了,一邊接著往里跑;跑了兩步,站住,沖我敬了個隊禮,笑著說:“叔叔好!”然后又慌里慌忙地朝里面跑去。我回到座位的時候,還在想著剛才這一群孩子,想著他們那股可愛勁兒,不禁嘴邊一直掛著微笑,害的旁邊的人問我是不是接媳婦兒電話了。后來聽說那群孩子里有很多都是貧困戶的孩子。
我到灤平后,家人怕打擾我只來過兩次看我,都是呆了兩天,而且誰都不知道。第一次是我剛到灤平不久的周末,我回北京取東西,周日回灤時岳父岳母和媳婦兒還有一歲多的兒子一起送我。在回灤的路上,我查了查黨校附近有哪些飯館,到了灤平我們便直奔那家飯館,一家人一起在灤平縣城開餐。
兒子對什么都好奇,我告訴他這是爸爸工作的地方,他有些困惑,就往一個方向指,我知道他的意思,是說我不是在報社工作嗎,我就給他講爸爸現在有兩個單位,一個是報社,一個是掛職的灤平。說完他點了點頭,不知道他真的聽懂沒有,反正后來別人一問他爸爸呢,他就說“班”,問他在哪兒上班,他就說“灤”。
那天在灤平,下起了大雨,他們去我的辦公室看看,在辦公室的時候,我下了車進樓,姥姥抱著兒子在車里,逗他說不要你爸爸了咱們走,以為他聽不懂,沒想到他竟然哇哇大哭起來,那眼淚流的,就像車窗上蜿蜒的雨。后來真的分手時,媽媽姥姥就告訴他爸爸要在這兒工作,很快還會回北京看你的,他好像懂事一樣點了點頭,真的就沒哭。
他們的車開走了,我打著傘站在街口,想著兒子的樣子,心里說不出什么滋味,既不是悲傷也不是揪心,只是覺得滿滿的,干干凈凈的。這種感覺就像我那個冬天在小學里對著斜陽微笑時的感覺,感覺生活充滿了希望,就像一張大白紙齊刷刷地在眼前一下子鋪了開去,等著我們和孩子們揮筆如春雨潛來,描畫不一樣的瑰麗的人生。
(作者簡介:楊一楓,人民日報主任編輯,海外版總編室副主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現在河北省灤平縣掛職任縣委常委、副縣長。)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