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子宮難恢復是什么原因
坐月子是準媽媽恢復身體的時候,這個時候準媽媽應該得到悉心的照顧,照顧不周則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比如子宮收縮不好造成產后惡露持續不斷或是子宮恢復不全等。那么產后子宮恢復還會受到那些因素的影響呢?下面就來看看相應的母嬰知識吧。
經過漫漫的40周懷孕,子宮變為原來的數十倍大,功能和外貌都變得大不相同!產后,如果產后子宮恢復不好,子宮內尚有血塊或者殘留胎盤,子宮就會被血塊堵塞,造成子宮收縮不良,有可能引發大出血。那么影響產后子宮收縮不良的因素都有哪些呢?
原因一:胎盤或胎膜殘留于子宮腔內
胎盤一般是在胎兒從產道娩出以后5—15分鐘左右,最晚不超過30分鐘娩出體外,此時如果出現胎盤沒有完全排出而有一部分留存在子宮內部的現象被稱為胎盤殘留。大部分情況,留在子宮內的是很難發現的非常細微的胎盤碎片,這就是所謂的胎盤殘留。
若是子宮內仍有殘留胎盤或胎膜組織,或是子宮收縮不良,會影響產后子宮恢復的速度,這可從觀察惡露排出的顏色、量與氣味判別產后子宮恢復的狀況。正常情況下,惡露的量會愈來愈少,顏色愈來愈淡,約3周就會結束,過多的惡露屬于不正常現象。
臨產后,必須正確處理胎盤及胎膜的娩出,應認真仔細檢查娩出的胎盤胎膜是否完整,并注意檢查胎盤胎兒面邊緣有無斷裂血管,以便能夠及時發現副胎盤。若懷疑有副胎盤部分胎盤殘留或大部分胎膜殘留應在嚴密的無菌操作下伸手入子宮腔內取出全部殘留組織。
若檢查胎膜后確認僅有少許胎膜殘留,產后可及時應用子宮收縮劑及抗生素,等待其自然排出及預防感染。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