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陽光粉筆計劃”重慶涪陵站持續進行
九年級多功能會議室內,40余名初中學生專心致志,傾聽來自“童星同夢”教育機構的心理學專家尚傳福副教授,及清華大學博士、碧桂園重慶區域投資拓展部總經理閆冠臣分享學習方法和人生經驗。
涪陵站:持續為孩子的夢想助力
在本次酒店鄉的課堂上,尚教授借助賦有情景的故事及生動的游戲環節,教會了同學們如何認識自己,掌握主動學習的方法。
尚教授表示,其實這些孩子的物質條件及學校硬件設施都不算匱乏。對于他們來講,更多的是缺乏生活、學習習慣的引導和陪伴。
尚教授將孩子的成長期分為不同階段,0-6歲的稱為潮濕的水泥期,此時在性格定型、習慣養成方面的引導非常關鍵。6-12歲被稱為正在固鑄的水泥期,此時,若有不好習慣通過家長及外力對孩子進行改變還來得及,但相對較困難。而作為這類鄉村學校來講,不管是相關主管部門還是社會各界,特別要注意對0-6歲時間段的家長和孩子的教育。
“三思而后行,需要送給父母和孩子。此三思指思考到底用的頭腦?心?還是腹部?,如果做一個決定是由頭腦在左右,則表示他考慮的更多是理智類、事務性工作;當心在左右時,則考慮更多的是情感因素;若腹部在左右,則表現為易怒型、意氣用事的特征。”尚教授向記者分享道。
緊接著,閆冠臣博士以自己的成長經歷作為實際案例,告訴同學們要學會去認識自己、理解自己。他在課堂上分享道:“我小時候由于父母繁忙,常常把我鎖在家里,逐漸形成我孤僻的性格,但是后慢慢長大,我開始去理解自己,發現性格是會轉變的。環境可能會成為改變你性格和學習方法的最好老師。
同時,閆冠臣博士也建議學校在教學內容上,可以豐富如體育活動、競技類課程,或者增加有對抗性的辯論賽,這樣可以培養孩子們的逆商,讓他們更好地激發自己的潛能。
參與體驗的九年級一班的龐杰同學說到:“聽了教授和博士的分享,我感覺自己不僅應該在學習上作出調整,生活上也應該做出一些改變。他們的講話對我有很深的觸動,養成良好的習慣、正確認識自己、理解自己都非常重要。”
美麗互動:同學們攜手志愿者 共繪美好未來
從學校現狀來看,雖然只有簡單的校舍、有限的教師資源,但并不能阻擋同學們渴求知識的決心,豐富學習用品有助于他們進一步提高學習效率。碧桂園重慶區域志愿者們將愛心禮物搬運到教室里面,并把禮物發放到每位同學手中,他們的質樸笑容,讓世界多了一份美好。
值得一提的是,碧桂園重慶區域還邀請到專業繪畫老師,他們用多彩的顏料,在校園墻上描摹了向日葵、智慧樹、還有對未來充滿希望的小朋友,讓這些充滿正能量的繪畫內容也激發同學們開啟夢想大門。
同學們也積極參與到繪畫活動中,在教室的墻面上繪上幾片樹葉、填涂一片綠草,色彩搭配五彩斑斕,同學們用手中的筆畫出心中美好的世界,也讓圖畫記錄下這段美好的時光。
涪陵區酒店鄉初級中學校長周壽全說,“我們學校屬于涪陵區城郊區,這部分學生的家長大都在外務工,父母的陪伴十分欠缺,所以心靈上的關愛以及學習方法的引導,讓他們學會感恩、懂得遵守社會規則非常必要。希望社會上的愛心人士及公益組織能多走進鄉村的學校,為孩子們帶來更多的指導,共同幫助他們創造美好的未來。”
作為今天授課班級九年級一班的班主任唐老師也感慨良多,她告訴記者:“教育是一個系統性的社會工程,不僅需要全員參與,更需要輿論引導。做教師更多的是情懷,特別是基層的學校,上課的老師更需要愛心和耐心。”
作為“陽光粉筆計劃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