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助力銀行普惠金融
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等,向來是普惠金融政策重點關注對象。而這一群體由于收入來源不穩定、征信數據缺失等因素,仍然面臨融資難、融資貴、個人金融滲透率不高的困難。愛分析日前發布報告指出,銀行要突破普惠金融單客成本邊界,數字化是有效解決方案之一。
普惠金融仍待提升
近年來,"發展普惠金融"成為國家戰略,多部委相繼出臺相關政策,普惠金融業務考核要求也逐漸細化。在政策推動下,銀行業普惠金融業務取得長足進展。
截至2018年末,普惠金融各類貸款余額均有所增長。相比于傳統的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業務,普惠型涉農貸款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更大,分別為10.52%和21.79%。同時,有貸款余額戶數達1723萬,同比增長35.88%。
盡管規模擴張迅速,不過愛分析調研發現,銀行普惠金融展業模式和服務能力仍有很大提升空間。
以四大行中農工建為例,政策要求其發揮"頭雁"效應,單列普惠型小微金融信貸計劃,信貸總余額規模龐大,件均在幾十萬到百萬水平。而普惠金融客群主體,如小微企業、農戶、貧困人口等,資金需求遠低于這一數字。
數字化助力普惠
銀行如何才能有效達成普惠金融目標,并讓這一業務做到商業可持續呢?在愛分析研究員李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