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各民族手挽著手、肩并著肩,共同努力奮斗。”
對于中國這個社會主義大國來說,民族團結顯得更加重要。在偉大祖國的廣闊土地上,生活著56個民族,各民族只有“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最大程度上將我們各族人民的力量結合起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民族團結是經濟社會發展、國家長治久安的必要條件。
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是各民族浴血奮斗共同締造的,各民族的前途命運與祖國的前途命運始終緊密聯系在一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始終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也得到了各族人民的衷心擁護。在我們這個多民族的大家庭,少數民族占全國總人口的8%左右,分布在全國各地;民族自治地方占國土總面積的64%左右,西部和邊疆絕大部分地區是少數民族聚居區。因此沒有各個民族之間的團結,就不能保證我們國家的長期穩定發展和長治久安。
民族團結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要條件。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不懈追求的重要目標,各族人民、無數仁人志士為此付出了汗水乃至鮮血。只有實現全國各民族的大團結,各族人民共同當家作主,才能確保各族人民的主體地位落到實處,使各民族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熱情最大限度地激發出來,使社會主義制度下物質的和精神的、現實的和潛在的積極因素競相迸發、充分涌流,從而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真正變為現實。
中華民族今天的發展成就是各族人民共同團結奮斗取得的,民族團結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新中國成立70年來、改革開放40多年來,在黨的領導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和衷共濟、攜手向前,從容應對并經受住了國際國內各種挑戰和壓力的考驗,保持了經濟發展、政治安定、文化繁榮、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大好局面。
因此,我們必須要在事關國家最高利益和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大是大非問題上,始終頭腦清醒,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堅定不移地維護祖國統一、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每一名黨員干部都要發揮自己的專長,以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廣大人民群眾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堅定堅決維護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我們的中華民族大家庭,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創造幸福生活,建設美麗家園。
(中國西藏新聞網所登載該網評文章僅為分享交流經驗目的,屬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本網觀點。)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