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當運動可促進產后子宮恢復
分娩結束之后,新媽媽們就進入了產后恢復的階段,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坐月子的階段。在以往,坐月子一般就意味著臥床休息,但是現代科學早已證明事實并非如此,坐月子,充足的休息是必要的,但是適當的運動也是不能少的。因為坐月子的一個重點就是促進子宮的恢復,而子宮的恢復需要我們自己做出努力,進行一些科學合理的運動可以有效促進子宮收縮,幫助子宮恢復,子宮恢復好了,身體自然也就恢復好了。那么到底科學的運動應該怎樣做呢。
分娩后,除了子宮要恢復外,骨盆腔組織也要恢復,否則,下半身會有下墜感,容易腰酸,同時也容易引起尿失禁的毛病。骨盆組織的恢復,必須避免下半身,特別是下腹用刀,像搬重物、下蹲的動作,在生產后半年內應盡量避免,不過進行一些產后運動,比如腹式深呼吸,以及在產后一周躺在硬床上進行抬腿、提臀,或膝胸臥式運動,則能使子宮和下腹有效收縮和復原。
子宮要完全恢復健康需要相當一段時間,這需要媽媽精心照料。一旦照顧不周,就很可能出現子宮收縮不好、還是很大很柔軟、遲遲不恢復到最初的模樣、褐色出血持續不斷等子宮復原不全的情況。
血量猛增如果子宮恢復不好,子宮內尚有血塊或殘留有胎盤時,子宮就會被血塊填塞。這樣會“連累”子宮平滑肌停止收縮,造成子宮收縮不良,有可能會引起大出血的危險。
這是產后子宮恢復不全最突出的表現,在產褥期最容易發生,媽媽們要特別注意。
突然長出“小肚腩”有些媽媽生完寶寶后,小腹時無法消除,這常常是由于寶寶個頭兒很大,懷孕時將小腹的皮膚撐到松弛,以至于無法縮小。其實,大多數媽媽的子宮仍然是收縮正常的。
不過,如果在自檢的過程中,產后2周后在小腹部仍然能摸得到一團東西,就很可能是子宮收縮不良或子宮肌瘤引起的,當然還要看出血情況。
臥床休息雖然能夠讓我們盡快恢復元氣,但是對于子宮的恢復并沒有幫助,如果產后子宮恢復不好,會直接影響到女性的身體健康,特別是生育健康,如果還有要第二胎的打算,就更要注意產后的子宮護理了。其實要促進子宮恢復并不難,在文章的開頭我們已經為你介紹了幾種產后鍛煉的方法,根據這些科學的方法進行合理的鍛煉,就能夠有效促進子宮恢復。當然,產后最好能夠定期進行身體檢查,看看子宮是不是在良好的恢復,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