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諜戰深海之驚蟄》:始于快節奏表達忠于強情節演繹
由人民文學獎得主、金牌編劇海飛的同名小說改編,并由其擔任編劇,孫皓執導,張若昀、王鷗、孫藝洲、闞清子領銜主演的諜戰電視劇《諜戰深海之驚蟄》在湖南衛視開播。作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優秀電視劇百日展播活動劇目之一,《諜戰深海之驚蟄》自開播以來收視持續走高,全網收視蟬聯衛視第一,此外,CSM59城持續破1,獲得同時段收視第一的好成績。
高燃情節打造諜戰“爽劇”
諜戰劇,這樣一個登過頂、摔過跤的影視題材類型在沉寂多年之后再度回到觀眾視野。回顧諜戰劇的發展歷程,其中產出過像《懸崖》《潛伏》《偽裝者》等一眾爆款,同時,諜戰劇中“手撕鬼子”“石頭打飛機”等情節也讓諜戰劇一度從通俗轉變為“神劇”。隨著觀眾影視審美的提高,觀劇也越趨理性,對于諜戰劇而言,“諜中諜”“貍貓換太子”等戲碼早已讓人生厭。那么,同樣作為諜戰片的《諜戰深海之驚蟄》又是如何俘獲觀眾喜愛的呢?
該劇以1941年上海、重慶艱險的斗爭局勢為背景,講述了街頭混混陳山(張若昀飾)因長相酷似軍統特工肖正國而被日本特務意外看中,在迫使其成為一名日諜的過程中,陳山在張離(王鷗飾)等一群擁有堅定信仰的愛國主義者的感染下,開辟隱蔽戰線,開啟間諜人生的故事。
從故事情節來看,《諜戰深海之驚蟄》頗具戲劇沖突感,作為三面間諜的陳山時刻游走于日方特務、軍統、中共地下黨三大陣營之間,這樣的設計使得情節更具多元,角色的緊迫感能夠時時帶動觀眾的緊張感,讓觀眾沉浸其中。對于陳山來說,他的周圍環境是陌生而又充滿未知的,他要在眼光犀利敏銳的荒木惟、時刻想著如何置自己于死地的死對頭周海潮、智慧理性的同事張離和天真善良但會耍小性子的妻子余小晚等人中以肖正國的身份生存,這終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令人驚喜的是,該劇一開篇就簡要直接,開門見山,僅僅兩集就將故事背景交代清楚,從肖正國遇害、陳山被意外選中到完成高強度特訓等一系列事件,以及恰到好處的懸念鋪設,無一不是張力十足。劇情節奏的明快緊湊、刺激緊張猶如過關晉級的闖關游戲,一直揪著觀眾的心。隨著現代社會節奏的加快,時間越來越趨于碎片化,對于沉浸在二倍速播放中的觀眾來說,強劇情、快節奏的《諜戰深海之驚蟄》可謂是牢牢抓住了“爽劇”時代大家的胃口。
注入年輕化表達
所謂“春雷驚百蟲”,驚蟄時節萬物長,蟄伏于地下的冬眠動物被驚醒,紛紛破土而出。在《諜戰深海之驚蟄》中,陳山就如同驚醒的蟄蟲,從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逐漸成長為擔負起民族大義的共產主義戰士。對于海飛來說,陳山的驚蟄,是上世紀40年代的上海天空下,如同一棵樹一樣生長起來。滾滾雷聲中,春雨細密柔順甚至甜蜜,拋灑在上海里弄居民的生活細節里。
于《諜戰深海之驚蟄》而言,“諜戰+偶像+流量+顏值+演技”相結合的模式打造以及一路高收視和好口碑的伴隨令人耳目一新,該劇正如其名“驚蟄”一般,或將掀起諜戰劇一番新浪潮。相較于傳統諜戰劇偏愛于沉穩老派的選角,《諜戰深海之驚蟄》起用實力偶像派演員的做法,算得上是諜戰劇的新突破和年輕化表達。
一直以來,不少帶有鮮明主旋律色彩與反映時代重大變革和重大歷史意義的影視劇在進入市場后,常常會被貼上標簽。不可否認的是,實力偶像派演員的加入不僅讓作品更容易贏得市場青睞,獲取市場利益,更重要的是能夠讓一向題材厚重的主旋律影視劇充滿朝氣和熱血,拉近作品同觀眾的距離,最終好的作品得以傳播,歷史得以銘記,精神得以弘揚。與此同時,年青一代的演員也需要這樣一個機會,能夠通過好的作品來突破自我、證明演技、拓寬轉型道路,從而贏得觀眾,達到流量與口碑雙豐收。
值得注意的是,流量與作品質量這二者之間如何做到有效兼具,這其中的平衡點需要做到準確拿捏。綜觀《諜戰深海之驚蟄》,其在二者關系的處理上可以說樹立了行業新標桿。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