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榮“夜經濟” 要有新思維
日前,“2019中國夜間經濟論壇”發布了“夜間經濟十強城市”名單,廣州榜上有名。另外, “廣州長隆國際大馬戲”入選“游客喜愛的十大夜間演藝”,“廣州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入選“游客喜愛的十大文化場館”。隨著夜間經濟的繁榮發展,多姿多彩的廣州夜生活,讓市民游客有玩頭、有看頭、能回頭,贊譽不斷,好評如潮。
時下,發展夜間經濟已成為釋放消費潛力、提升城市活力的重要舉措。于個人而言,從吃吃吃、買買買,到看展覽、游景區,個性化、多樣化的消費需求,對繁榮夜間經濟提出了更高要求。于城市而言,夜間經濟是增長新動力,是市場新引擎。在拉動經濟發展的同時,還是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品牌的“利器”。目前,全國多地紛紛出臺文件,鼓勵和促進夜間經濟發展。夜生活的紅紅火火,與美好生活、高質量發展有了更加緊密的聯系。
物美價廉的商品、不斷升級的商圈、飄香四溢的美食……讓廣州的夜間經濟一直有口皆碑。有數據顯示,今年國慶期間廣州夜間消費增長12.5%,在一線城市中位居第一。而從美團外賣和餓了么發布的“夜宵經濟”數據中也可以看出,廣州的外賣市場入夜依舊火爆,規模位居前列。今年以來,廣州先后發布《廣州夜間消費地圖》《廣州市推動夜間經濟發展實施方案》,用改革的辦法挖潛需求、擴大消費,政策與市場形成合力,共同為“廣州之夜”增添新活力。
當然,夜經濟不是舶來品,也不是新話題。大力推動夜間經濟發展,不能走低端、低效的老路,仍然只靠美食、購物來維持。事實上,夜晚是白天的延伸,夜晚和白天的消費活動相互補充、相互促進,構成了完整的消費鏈條。因此,發展夜間經濟,要有系統思維。通過對內容、產品等整體布局、合理謀劃,探索符合超大城市特點的夜間經濟模式。
同時,夜間經濟涵蓋廣泛,如何形成亮點、打造品牌?要有創新思維。特別是把目光更多投向那些還沒有被納入夜生活,卻需求可觀、條件具備的領域中去,用夜間經濟做增量、做加法,使越來越多的文商旅業態煥發夜間活力。
近年來,通過重點打造北京路、環市東、天河路、珠江新城等夜間消費集聚區,廣州的夜間經濟亮點紛呈、動能澎湃。比如,把節慶辦在夜晚,集聚人氣還叫響了品牌。如今,“國際燈光節”“國際美食節”“廣州時尚周”等標志性節慶令人目不暇接,精彩紛呈的夜間活動,在全城內外聚集起一次又一次人潮。此外,包括廣東博物館、廣州博物館、南越王宮博物館在內的9家博物館,在今年首開“夜場”,為夜間經濟再添亮點。夜幕降臨,穿過歷史街區、遍覽古城風貌、探秘傳統文化……寓教于樂的新鮮體驗,使“博物館奇妙夜”成為廣州夜生活的又一道“金字招牌”。
萬家燈火,璀璨繽紛。繁榮夜間經濟,有穩增長、促消費的積極意義,有順民意、惠民生的良好效果。廣州要立足優勢、勇于探索,用新思維新辦法為“夜經濟”繁榮注入磅礴動能。
(廣州日報評論員 毛梓銘)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