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營口大石橋市“黨建+”點燃鎂都“紅色引擎”
針對基層黨建中黨建水平不高、引領作用不突出、組織功能不強等亟待解決的問題,遼寧營口大石橋市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抓手,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實施“5113”示范點創建工程,努力打造50個村、10個社區、10個機關事業單位、30個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示范點,真正激發基層黨組織“細胞”活力,點燃鎂都“紅色引擎”。
走進大石橋市溝沿鎮機關黨群活動室,鮮紅的黨旗、金燦燦的入黨誓詞、黨員風采欄目中鮮活的人物事例,令人深感莊重與震撼。自溝沿鎮機關黨群活動室建成以來,越來越多的村民在閑暇時來到這里讀書學習。
大石橋市采取支部自建、黨委促建、組織幫建、市委督建的措施,全力推進“5113”示范點創建工程。市委組織部會同有關部門成立幫建指導組,對各領域示范點進行“一對一”幫建指導,集中力量、強化功能、突出特色。大石橋市黨建示范點成為了培訓黨員群眾的主陣地,先進文化的傳播點,服務農民群眾的議事廳,維護穩定促進和諧的治安所,推動經濟發展的加油站。
周家鎮代家村黨支部提出了“村里事村里辦,村民事優先辦,集體事村民說了算”的工作理念,改變了過去村民到村里辦事找不到人、辦事拖沓推諉的現象,已幫助群眾代辦150余件事情,解決30個實際問題。南樓經濟開發區高莊村開展黨員“亮身份、講承諾、比貢獻”活動,建立“1+10”黨員聯系群眾制度,每名黨員聯系一二十戶群眾,在宣傳政策、收集民意、深化服務等方面,切實發揮黨員聯系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石橋社區服務窗口創建了365全天服務模式,讓辦事群眾高興而來,暖心而歸。
各基層示范點找出了問題、癥結,工作方式得到改善,服務態度得到轉變。黨組織在群眾中的威信和支持度有所提高,群眾參與村(社區)事務的積極性明顯增強,黨的基層堡壘得到鞏固。
在黨建示范點虎莊鎮高山村,村委會的小會議室成為大家商議事情的好去處。在這里,村民代表及黨員代表曾一起協商研究,將具有群眾基礎的蛋鴨養殖,作為壯大村集體經濟的項目。如今,村中建有8棟鴨舍,存欄蛋鴨2.2萬只,日產蛋量1.5萬枚,年純利潤達30萬元。
大石橋市東部鎮區,曾經是后進村、空殼村的集中區域。自“5113”示范點創建工作開展以來,建一、黃土嶺、周家三鎮選強“領頭雁”,配優村“兩委”班子,干部當先鋒,群眾人心齊,實現了村莊大變樣,產業大發展。在“黨建+”模式下,三鎮積極發展優勢產業,逐漸形成了“一鎮一業、一村一品、一村幾品、幾村一品”的產業脫貧格局。建一鎮秘子村、黃土嶺鎮四道村、七一村、白家村等4個省級貧困村已出列。
作為非公企業大市,大石橋市實施“5113”示范點創建工程時,著力打造“主業引領、聯動共建、有效覆蓋”的非公黨建新格局,以促進非公企業及非公社會組織健康發展。
為使黨建聯建在非公組織中迅速推廣,大石橋市率先在鎂產業集中區域建立“7+N”的“7站點、多支部”黨組織網絡架構!7”即建立中民馳遠實業有限公司等7個鎂質材料行業聯合黨建工作基地,“N”即將其他若干個鎂質材料行業非公企業黨建組織,打造成“紅色家園”,輻射帶動更多企業成立黨組織。
以黨建為引領,大石橋市“5113”示范點創建工程如同催化劑和加速器,讓“紅色力量”迅速擴大。大石橋市委書記王立偉說,下一步,大石橋市將緊盯目標,精準施策,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三個專項整治”、農村基層亂象集中排查整治等年度黨建重點工作任務,高標準高質量推動“5113”工程,最終實現基層黨組織政治引領有力、堡壘建設牢固、服務質量提升、經濟拉動強勁的目標,努力推動全市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水平走上新臺階,實現全市基層黨建工作全面進步、全面過硬。(記者 王官波)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