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部門加強規范機制砂石行業
工信部日前聯合發改委、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應急管理部、市場監管總局和國鐵集團印發《關于推進機制砂石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提出,到2025年,形成較為完善合理的機制砂石供應保障體系,產品質量符合GB/T14684《建設用砂》等有關要求,高品質機制砂石比例大幅提升,年產1000萬噸及以上的超大型機制砂石企業產能占比達到40%,利用尾礦、廢石、建筑垃圾等生產的機制砂石占比明顯提高,“公轉鐵、公轉水”運輸取得明顯進展,培育100家以上智能化、綠色化、質量高、管理好的示范企業。
在建筑中,砂石是構筑混凝土骨架的關鍵原料,在混凝土中起著顆粒增強、承受外壓作用,關乎建筑工程質量安全。在混凝土結構中,通常每消耗1噸水泥需要配6噸至7噸砂石骨料。
隨著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快速發展,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砂石生產國和消費國。2018年,全國砂石產量達200億噸,占世界總量50%,產值近2萬億元,企業約1.3萬家。
建設用砂石包括機制砂石、天然砂石兩類。過去以天然砂石為主,主要源于山川河流,隨著天然砂石資源枯竭、生態保護要求提高和建筑工程需求量持續增加,機制砂石逐漸替代天然砂石彌補市場需求,目前機制砂石已占建設用砂石的近70%。
“近年來,機制砂石生產由簡單分散人工或半機械的作坊快速轉變為大規模集約化機械化自動化工廠,行業發展取得很大進步,但仍面臨質量保障能力弱、產業結構不合理、綠色發展水平低等問題!惫ば挪吭牧瞎I司相關負責人說。當前,機制砂石行業在生產、管理、環保等方面兩極分化嚴重,部分企業生產機械化、自動化程度不高。質檢體系不完善、產品難追溯,砂石質量問題已成業界關注焦點。同時,機制砂石產業結構調整加快,但產業集中度仍然偏低,小散亂現象突出。
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意見》既充分考慮了當前統籌布局問題,也考慮了長遠發展轉型升級問題,還考慮了形成管理合力問題。
為了擴大機制砂石供給能力問題,《意見》提出了多項具體措施,包括合理增加采礦權投放,支持大型項目加快建設,盡快形成新的優質產能;加強貴州、安徽、江西、湖南、廣西、河北等資源豐富地區和需求量大地區的銜接,沿主要運輸通道布局一批超大型企業;支持就地取材,利用開山、道路、隧洞、場地平整等建設工程產生的砂石料滿足建設需要;完善內河水運網絡和鐵路專用線建設,打通自建鐵路和國家鐵路連接的最后一公里,加強不同運輸方式間的有效銜接,推廣集裝箱鐵公聯運等技術方案。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