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百姓利益 捍衛舌尖安全
中國消費者報報道(姜馨)11月20日,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違法食品公開銷毀現場會在全國10省(區)同時舉行,主會場設在河北省趙縣北王里鎮。市場監管總局、公安部、河北省政府等相關負責人出席現場會并講話,河北省市場監管執法人員、公安干警、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大型食品生產企業和經營企業代表、消費者代表、學生等500余名各界代表來到現場,參與銷毀活動。
主會場上,等待銷毀的違法食品層層碼放在一側。掛著“五糧液”“茅臺”招牌的假酒占據了酒堆的大部分。旁邊仿冒的“可樂”“雪碧”以假亂真,除了商標不同,其外包裝跟真的一模一樣,足以迷惑消費者。現場準備銷毀的物品,除了假冒產品,還有過期食品、小作坊制作的“三無”食品等。此次銷毀的違法食品主要有酒類、飲料類、糕點類、調味品類、其他散裝食品5大類,共2300余種,12.36萬件,約61噸。
工作人員往焚燒車間搬運待銷毀食品。栗世民/攝
工作人員正在對違法食品進行銷毀。栗世民/攝
現場,大幅展板展示了河北在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開展以來取得的成果。據河北省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介紹,該局在打擊食品生產、經營環節違法違規行為方面采取了有力舉措,查處了非法加工食鹽,制售假冒橄欖油、假酒等一批典型要案;研究提出7種打擊“山寨”食品的法律適用,與公安機關建立案件會商制度,強化行刑銜接,抓獲犯罪嫌疑人695人,涉案金額4.5億元。
市場監管總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召開違法食品公開銷毀現場會,是切實落實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關于形成“可檢驗、可評判、可感知”成果的要求,展示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的“看得見成績”和取得的階段性成效。銷毀違法食品行動展示了政府打擊食品違法行為的決心,是對違法分子的有力震懾,有利于營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環境。
上午11點,銷毀工作正式開始。代表們逐一進入焚燒車間和控制室,觀看銷毀全過程。工作人員將違法食品倒入進料斗中,通過軌道將它們送至焚燒爐口傾倒,一趟用時約2分鐘。短短20分鐘,被送進焚燒車間的違法食品就被處理完畢。焚燒中沒有產生刺激性氣味,服務中心附近也無濃煙出現。翔宇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表示,與填埋和堆肥相比,垃圾焚燒更節約土地,不會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在焚燒中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也會通過尾氣處理系統進行脫硫、脫酸、脫碳、脫塵處理,排放時已經達到國家的相關標準,不會對環境產生污染。
“看完銷毀活動,內心非常震撼,感受到監管部門為了老百姓吃得放心做了大量工作,很有安全感和幸福感。”消費者代表王文君表示,早上她專門從石家莊坐了兩個小時車趕過來,雖然又冷又遠,但是她覺著很值得。來自趙縣當地的蘭麗娜在現場把銷毀違法食品的過程視頻發到了朋友圈,引來親朋好友的紛紛點贊。她表示,自己一直很關心食品安全,能參加現場會,親眼看到那么多不合格的產品被銷毀,非常激動。
趙縣政協委員宋琳龍則表示:“現場活動讓我感受到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力度非常大,范圍非常廣,這關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以后政府還要持續作為,讓老百姓更加放心。”
據了解,聯合行動開展以來,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通過真刀真槍解決食品安全領域的突出問題,使食品安全形勢穩中向好。截至11月15日,各地市場監管部門查處違法食品生產經營環節行政處罰案件73194件,責令停產停業2428戶,取締無證企業(含黑工廠、黑作坊、黑窩點)2487家,移送司法機關案件1959件,公開行政處罰案件信息61118件。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