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您的位置  嬰兒期育兒護理

重磅!中國版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將出爐 30家銀行參評 需滿足這些條件

  • 來源:互聯網
  • |
  • 2019-11-27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金融系統防風險補短板再出實招,《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征求意見稿)》正式發布!

  去年11月,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聯合發布了《關于完善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對我國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識別、監管和處置作出了總體性的制度安排。

  作為實施細則之一,《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征求意見稿)》(簡稱《評估辦法》)日前公開征求意見。

  什么是系統重要性銀行?

  《評估辦法》指出,系統重要性是指金融機構因規模較大、結構和業務復雜度較高、與其他金融機構關聯性較強,在金融體系中提供難以替代的關鍵服務,一旦發生重大風險事件而無法持續經營,可能對金融體系和實體經濟產生不利影響的程度。

  對參評銀行系統重要性進行評估,識別出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每年發布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根據名單對系統重要性銀行進行差異化監管,以降低其發生重大風險的可能性,防范系統性風險。

  央行、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目前我國金融業總資產300萬億元,其中銀行業總資產268萬億元,在我國金融業總資產中占比達到89%。考慮到銀行業在我國金融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等4家銀行均已入選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G-SIBs)名單,且國際組織和主要經濟體在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和監管方面經驗較為成熟。人民銀行首先會同銀保監會制定了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D-SIBs)評估辦法,并以此為基礎制定附加監管規定,也為后續系統重要性保險、系統重要性證券業機構實施細則制定奠定良好的基礎。

  記者了解到,巴塞爾協議要求成員國列出國內的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名單,并對這些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實施更嚴格的監管!对u估辦法》的出臺是我國金融監管跟國際接軌的一個重要步驟。

  如何對我國銀行的系統重要性進行評估?

  上述負責人介紹,《評估辦法》發布后,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將向參評銀行發送數據報送模板和數據填報說明,收集2018年數據,開展2019年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

  首先,采用定量評估指標計算30家參評銀行的系統重要性得分,評估的一級指標包括“規!、“關聯度”、“可替代性”和“復雜性”,指標權重均為25%,每個一級指標下設若干二級指標,得分達到一定分值的銀行被納入系統重要性銀行初始名單。

  然后,結合其他定量和定性信息作出監管判斷,綜合評估參評銀行的系統重要性。系統重要性銀行最終名單經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以下簡稱金融委)確定后,由人民銀行和銀保監會聯合發布。

  興業研究金融監管分析師陳昊認為,參照國際經驗以及結合我國情況,估計會有近10家銀行被評為系統重要性銀行,不包括4家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G-SIBs)。

  “上榜”后,有哪些后續監管措施?

  上述負責人介紹,按照《指導意見》確定的分工,銀保監會仍依法負責對系統重要性銀行實施日常監管。人民銀行從強化宏觀審慎管理、防范系統性風險出發,立足我國銀行業發展和監管實踐,牽頭制定系統重要性銀行附加監管規定,擬從實施附加資本要求、落實資本內在約束機制入手,強化流動性、大額風險暴露、風險數據加總和風險報告等方面的監管要求,并從制定恢復和處置計劃、開展可處置性評估等方面提出管理要求,切實提高系統重要性銀行的經營穩健性。同時,人民銀行將持續開展系統重要性銀行監測分析,開展壓力測試,并視情提出相應的附加監管要求。

  陳昊認為,被評為系統重要性銀行之后,相應的監管要求會有所上升。資本充足率要求、以及相應的流動性風險管理要求等一系列監管監測指標要求會有所提高。除此之外,這些銀行也需要設置相應的恢復與處置計劃,避免產生風險需要退出時出現“大而不能倒”的情況。

  從國際經驗看,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分為五級,對應的附加資本緩沖要求分別是1%、1.5%、2%、2.5%和3.5%。

  根據金融穩定委員會(FSB)發布的2018年G-SIBs名單,2018年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共有29家,中資銀行中,中國銀行、工商銀行為第二級,對應的附加資本緩沖要求為1.5%;農業銀行、建設銀行為第一級,對應的附加資本緩沖要求為1%。

  圖片來源:FSB

  多位專家預計,國內對系統性金融銀行的監管標準不會高于國際標準。

  對我國金融體系有什么影響?

  上述負責人表示,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規模體量大,在金融市場上具有風向標作用,識別并強化系統重要性銀行監管,有助于完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促進市場公平有序競爭,有助于提高我國銀行體系的穩健程度、切實防范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

  《評估辦法》符合《指導意見》要求,是評估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的基本規則,是強化宏觀審慎管理、防范系統重要性銀行“大而不能倒”風險的重要舉措,是打贏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的關鍵制度安排,有助于識別對我國金融體系有系統性影響的銀行,有助于增強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認定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有助于推動系統重要性銀行穩健經營。

  值得一提的是,本辦法的使用范圍除商業銀行外,也包括了開發性銀行和政策性銀行。有市場人士認為,國際上出臺系統重要性銀行一系列監管規則的核心在于防范“大而不倒”,確保大的銀行倒閉時能夠有序處置,最小化對金融穩定的影響。若把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納進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范疇,說明也要防范他們“大而不倒”。

  此外,從附加資本要求看,陳昊認為,根據國際經驗,具體實施附加資本要求都要設定一定的過渡期。例如,德國、法國等歐盟國家設置了將近5年的過渡期,以此避免驟然提升資本要求產生的沖擊,預計我國監管部門的附加資本要求也會合理設置過渡期。即使是按照1%的附加資本要求計算,絕大多數大型國有銀行和股份制行也能滿足要求。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
熱網推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