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飲食需要注意的原則
能夠有一個健康聰明,活潑乖巧的小寶寶是每個家庭的愿望。因此為了小寶寶在胎兒時期就能健康成長發(fā)育,準媽媽們在平時的飲食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一些飲食搭配的原則。不能隨心所欲,隨自己的喜好去吃飯。生活常識那樣可能會導致胎兒因為缺少某種營養(yǎng)素而營養(yǎng)不良,影響正常的生長發(fā)育。
![](/d/file/2014-12-18/283626b70de791267c3c4e1f7fb59b6c.jpg)
首先是蛋白質,蛋白質是人體所需主要營養(yǎng)物質之一,攝入體內后在肝臟分解為氨基酸。蛋白質是胎兒組織發(fā)育和健康成長的必需成份。孕期除了每天攝入45克蛋白質滿足母體需要外,還應額外攝入6克。蛋、魚、肉、奶和乳制品中含有大量蛋白質。
其次是碳水化合物,人體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碳水化合物提供的,碳水化合物多以蔗糖和淀粉的形式存于食物中。多食用富含淀粉的食物(如土豆)少食含蔗糖較多的食物,因為淀粉類食物水解緩慢,熱量較少。這些熱量供給孕婦平時的活動及機體的消耗,還供給胎兒活動及新陳代謝所需要的能量。
脂肪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同時對胎兒神經系統(tǒng)的發(fā)育會起很大作用。盡管不宜多食脂類,但一點不吃也不可取。孕期不宜多吃脂類是因為它每克所含的熱量比同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要高一倍,所以攝入等量的脂類,體內熱量相當于增加一倍。孕婦可以使用植物油,尤其橄欖油,含不飽和脂肪酸多,對孕婦較適宜。
另外非常重要的是維生素,要保持健康,人體需要多種維生素(如維生素B、維生素C)。但由于維生素在體內無法貯存,因此每天都應該適量攝取。維生素不僅對胎兒發(fā)育很重要,而且還能提高人體免疫力,增強造血能力、維護神經系統(tǒng)正常機能。葉酸可防止胎兒出現(xiàn)脊柱裂。但動物肝臟含大量維生素,吃多會引起許多疾病,應避免食用。要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水果可用獼猴桃、草莓,含糖量高的母嬰少食用。在烹飪時綠葉蔬菜盡量避免水煮,會把水溶性維生素溶解掉。
礦物質也是人體必需的,如人體內各種化學變化都離不開鐵元素,鐵還是構成血紅蛋白的主要成分。缺鐵會使血紅蛋白無法完成,從而易患貧血。孕期骨質、牙齒的健康發(fā)育都離不開鈣質。鋅元素對傷口愈合及消化過程起很大作用。孕婦可使用堅果類,含有較多的礦物質。因此孕末期胎兒越長越大,從母親那里攝取的營養(yǎng)物質也越多,孕末期時要增加飲食量,均衡飲食,才能保證胎兒的需要,也能儲存分娩期所需的能量。
孕婦的飲食健康與否直接影響著胎兒的發(fā)育。為了保證小寶寶發(fā)育所需要的營養(yǎng),準媽媽在飲食搭配中要注意補充充足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yǎng)素。補充所有胎兒發(fā)育所需要的營養(yǎng),尤其是大腦發(fā)育所需要的營養(yǎng),才能培育一個健康聰明地小寶寶。準媽媽有目的有原則的科學的調整搭配飲食,才能保證寶寶的健康強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