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媽媽與胎兒的5種交流方式
運動交流
除了可以藉由撫觸來與胎兒進行交流外,準媽媽本身的運動,也會影響胎兒日后的運動能力,這也是高麗芷老師所強調的前庭刺激。她認為,前庭覺與觸覺很早就發育形成,如果準媽媽懷孕期間,總是不愛活動,每天懶洋洋,生下來的孩子會因為缺乏刺激,成為遲鈍的寶寶,甚至可能變成過動兒。賴宗炫醫師也表示,運動除了可以舒緩壓力、穩定情緒外,對胎兒也有一定的幫助,不過卻不要過度,過度的運動會促進血液循環,讓心肺功能負擔原本就較一般人增加的準媽咪造成負面影響。
語言交流
賴宗炫醫師強調,懷孕第5個月,是進行胎教最好的階段,準媽媽可以多和胎兒說話,或者,隨時用語言將現在的行動告訴胎兒,描述看見的美好事物,也可以選擇唱歌或讀書給他聽。最好可以連續一個月的期間都唱同一首歌、念同一本書,他說,胎兒的聽覺與觸覺較視覺敏銳,媽媽講話時的聲音與震動,會傳給胎兒,這也是所謂的「第一類接觸」。有許多研究顯示,如果懷孕期間經常聽到某首曲子,當寶寶出生后,也會對這首曲子有特別的響應,甚至會讓正在哭泣中的孩子穩定情緒。
胎兒絕對不是沒有感覺的,在胎兒的世界里,媽媽的一切都與其有著密切的關聯性。很多現象,例如媽媽懷抱新生寶寶的時候,抱的 會影響寶寶的心情,姿勢正確會讓寶寶感到很安全。因此準媽媽們除了要注意補充充足的營養以讓寶寶健康發育之外,還要注意與寶寶之間的情感交流。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