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口教育開放日活動落幕 向社會呈現“守正與出新”的教育工作新格局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1日14時20分訊(趙桂凱)今(1)日上午,為期三天的“建百姓身邊好學校,辦高質量大渡教育”大渡口教育開放日在區政府廣場落幕,這場教育的“盛會”,向社會傳達了大渡口區構筑“守正與出新”的教育工作新格局的信念,詮釋了“多維一體 教育大渡”的教育理念。
為了更好地展示大渡口區教育系統的變革,開放活動設置了展間展示和互動展示兩種方式。在開幕式當天,不少市民便踏進各學校展區,參與各種體驗活動。而在之后的互動展示環節,藝韻校園篇、書香校園篇、七彩童年篇、陽光校園篇等學校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的生動景象和豐碩成果也吸引了大批市民參與。
在此活動中,教育得以真正走進市民,融入社會。
大渡口教育開放日活動現場 陳實 攝
節目《來吧冠軍》表演 岳洪玉 攝
《我們都是追夢人》表演 岳洪玉 攝
“五育并舉 五育并重” 構建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
各學校在探索中尋找特色教育道路上,開發了多門特色課程,形成了完備的“教育作品”。除了展區的成果展示,書法、繪畫、閱讀、誦讀、體育等多種形式的表演也拉開了大幕。
在第五屆“閱讀節”主題閱讀分享會展示活動現場,情景朗誦《美麗中國》、致敬經典的《唐風宋韻論古今》、感悟人生的《一片葉子落下來》等節目,通過精心的編排將古今經典與現代元素融為一體,實現了文學與藝術、傳承與創新的完美統一。
“這些孩子真的很有天賦,我們很開心能夠看到學校培養的成果。”圍觀家長一邊說,一邊高舉手機,記錄每一個精彩的瞬間。
而“詩韻香滿園,經典潤童年”的七彩童年篇,是屬于幼兒園小朋友的舞臺。雖然動作稚嫩,但每一個節目,小朋友們都微笑著表演。人小才藝大,在小朋友的演繹下,歌舞表演《己亥雜詩》、配樂詩朗誦《子衿》、古詩新唱《春曉》、環保服裝秀《華夏兒女》等節目為參觀的市民帶來了陣陣笑聲。
弘揚忠、孝、禮、義等中華優秀傳統美德,為學生構建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大渡口區教育做到了從娃娃抓起。
如今,大渡口區教育系統在德育樹人、智育啟慧、體育固本、美育潤心、勞動強能等方面五育并舉,五育并重,著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統籌推進全區中小學生全面優質發展。
足球操表演 岳洪玉 攝
齊唱《我們都是追夢人》 岳洪玉 攝
“大渡教育 渡人渡己”辦真正符合未來人才需要的教育
成果展示是對往昔成績的回顧,一路走來,大渡口區教育實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其中的一大“改觀”就是,學生家長愈發理解與支持學校的教育模式。
“教育問題是廣大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但是我們欣喜地看到,學校目前的教育得到了越來越多家長及社會的認可。”在重慶九十五中展區,該校的帶隊教師一邊回答問題,一邊引導絡繹不絕的參觀市民。
只見不少參觀者翻開一本本學生筆記、認真觀摩并拍照記錄。在該校的生物社團展示區域,家長也動手參與到學生當中,和學生一起制作口紅、標簽等作品。
“以前我們有一種偏差,覺得成績就是衡量孩子是否優秀的唯一標準,但是現在我明白了,孩子需要的是全面的發展,需要的是綜合素質的提高,很感謝學校在這方面的探索與實踐。”學生家長王女士說道。
重慶九十五中相關負責人介紹,借此次活動的東風,學校得以將辦學的成果呈現給市民。學校將繼續秉承以人為本的理念,將“五育并舉”落地、落細、落實,辦百姓身邊好學校,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未來需要怎樣的人才?未來需要怎樣的教育?大渡口區教育系統立足實踐,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不斷促使轄區教育同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要求相適應、同人民群眾期待相契合。
同時,大渡口區委、區政府也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位置,如今大渡口教育呈現出保障更強、隊伍更優、質量更高、條件更好、民生更暖的新生態、新氣象。
大渡口區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活動從學前教育延伸至教師隊伍建設,中間涵蓋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等各個階段,是一次全方位的立體化成果展示。“這不僅是參與學校的底氣,也是我們大渡口區教育系統的底氣。”該負責人表示,教育需要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此次活動也打開了教育系統與社會的深度接觸,讓教育真正實現了“取之于實踐,惠及于萬民”的成功。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