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鎮痛”方法效果PK
無論做了怎樣的心理準備,臨產都是一個足以讓準媽媽們備感恐懼的時刻。不過,分娩鎮痛發展到今天,我們已經可以通過很多途徑來解決或減輕分娩時的疼痛了。
分娩是人類繁衍生息的自然過程,但是這種由子宮收縮和緊張恐懼的心理引起的分娩疼痛,對于大多數產婦尤其是初產婦而言是極其痛苦的。在醫學疼痛指數中,分娩疼痛僅次于燒灼傷痛,位居第二位,應該說它是大多數女性一生中經歷的最疼痛的事情。這也使得更多的準媽媽對它充滿畏懼,因而放棄了自然分娩,轉為選擇存在一定風險的剖宮產。
事實上,醫學界一直都在探尋一種簡單易行的,既不影響母嬰健康,又能解決或減輕分娩疼痛的方法。分娩鎮痛的意義,不僅僅在于降低產婦分娩時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它能夠減少產婦不必要的耗氧量和能量消耗,防止母嬰代謝性酸中毒的發生,提高產程進展的速度,降低產后出血率。同時,它還可以避免子宮胎盤血流量的減少,從而改善胎兒氧合狀態,降低胎兒缺氧及新生兒窒息狀況的出現。
目前的分娩鎮痛方法,在臨床上被稱為無痛分娩,一般可以分為非藥物性鎮痛和藥物性鎮痛兩大類。
四種非藥物性鎮痛
精神預防性無痛分娩
研究表明,產婦緊張、焦慮和驚恐的心理狀態,會引起體內一系列神經內分泌的反應,使腎上腺皮質激素、皮質醇、兒茶酚胺、內啡呔等與疼痛相關的物質濃度增高,疼痛的反應加劇。因此,在20世紀50年代,由前蘇聯最先開創了精神預防性無痛分娩,內容包括孕期的產前教育、鍛煉助產動作,以及在各個產程給予指導、精神鼓勵和支持。就陪產而言,目前有丈夫及其他親人陪產,助產士一對一陪產,以及有過生育經歷的志愿者導樂陪產的方式。
實施陪產,可以使產婦心理上得到持續的安慰和感情上的支持,從而使產程縮短,產后出血量減少,對疼痛的耐受能力增強,新生兒窒息的發生率下降。
針刺麻醉鎮痛法
針刺麻醉,又稱為“針刺經絡穴位麻醉”,簡稱“針麻”。是根據針灸學經絡理論,循經取穴,以針刺產婦的雙側合谷、足三里、三陰交等穴位,促進乙酰膽堿的大量分泌,阻礙痛覺的傳導,從而達到減痛或鎮痛的目的。
經皮神經 電刺激法
利用一種低頻率脈沖鎮痛儀,對產婦背部脊柱兩側進行電流刺激,分散了疼痛的感覺,使疼痛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