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的中國》奏響《鳳凰琴》致敬每一份無私而偉大的選擇與堅守
“在綿延起伏的大山深處,有一所不起眼的小學校,小小的操場中央立著一根簡陋的旗桿,旗桿的頂端飄揚著一面略顯破舊的五星紅旗。”這是電影《鳳凰琴》當中,一個名叫界嶺的鄉村小學的樣子。
12月1日晚八點檔,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大型文化節目《故事里的中國》第八期,再一次把目光投向那所大山深處的界嶺小學,特別邀請《鳳凰琴》原著作者劉醒龍,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首任秘書長徐永光,以及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原司長、現任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王定華,共同回顧新中國鄉村教育事業發展,分享那些被鄉村教師的力量感動過、鼓舞過、浸潤過的經歷。此外,戲劇總導演田沁鑫也攜手演員吳謹言、辛柏青等優秀演員們,重現電影《鳳凰琴》的經典片段,再度彈撥動人心弦的樸素記憶。
“一門師表,四世傳家”
跨越70載的農村教育接力讓人潸然
原著作者劉醒龍說,他在寫作生涯中是極少流淚的,但是寫《鳳凰琴》他哭了三次,而提到創作《鳳凰琴》續作《天行者》的原因,劉醒龍分享了汶川映秀小學樊曉霞老師和她同為民辦教師的丈夫的感人故事,“生活中有些人有些事,是你永遠繞不過去的,是你必須記住,你必須去做的。所以我想《天行者》對我來說,就是必須做的一件事。”
“獻給二十世紀后半葉中國大地上默默苦行的民間英雄”,正如劉醒龍在《天行者》扉頁寫到的,其實在全國有很多像界嶺小學這樣的鄉村小學,也很多像余校長、孫四海這樣扎根于大山深處的鄉村教師,他們用青春和生命為孩子們的未來撐起了一片天。而這一期的節目中也請到了幾位鄉村教師,他們來自河北省平鄉縣的一個特殊家庭。
作為家庭代表,胡清汝、胡亮登上舞臺,分享了一個跨越70載的家族故事。從爺爺胡金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