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群:中臺構架為門戶網站集約化全棧賦能
大漢軟件解決方案部總監金群。攝影/張啟川
人民網北京12月6日電 “2019數字政府服務能力暨第十八屆中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結果發布會”今日在北京舉行,本次大會主題是“打造智慧服務型政府,助力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會議聚焦數字政府服務能力、政務數據質量、政務數據治理等內容。
大漢軟件解決方案部總監金群在會上發言,以下是發言全文: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學者大家上午好。今天由我為大家分享中臺架構為門戶網站集約化全棧賦能這一主題。數字政府時期,新的社會治理模式對政府信息化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互聯網+政務服務的戰略發展,從政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政務服務提出的基本要求來看,在民生服務等方面對政府網站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們知道,集約化建設是網站建設的高級階段,如何解決集約化網站建設前端大量的用戶業務迭代需求以及后臺支撐系統的穩定,這就是今天要講到的中臺架構為門戶網站集約化全棧賦能。
首先我們看一下今天分享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集約化網站的發展以及挑戰,第二個部分中臺架構網站集約化構建方案,主要從業務、數據、技術以及運維等角度全方位分析中臺架構如何為網站集約化進行構建的。第三個部分主要講中臺架構的優勢以及價值。
第一,網站建設發展的趨勢。我們分為四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一個主題以及特點。第一階段,2002年前后,這個階段主題是網站即窗口,特點是網頁的建設;第二階段是2007年前后,這一階段的主題是網站即公開,特點是網站的建設;第三階段2015年前后,這個時候國家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的改革,這個時期的主題是網站即服務。它的特點是網站群的建設;第四個階段2017年前后,數字政府在全國如火如荼的建設,這個階段主題是網站即政府,特點是網站集約化的建設。
我們看一下傳統網站集約化建設的挑戰,主要有八大挑戰,頂層設計、規范標準、網站性能、實施保障、共性個性、系統安全、運維監管以及數據遷移,由于時間關系,我不一一解讀了。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以及政務新媒體廣泛應用,在數字政府時期,網站集約化建設出現新的挑戰,總結為四個難:
業務應用難,主要體現在多單廣泛應用,如何協同管理,應用越來越多,怎么樣協同發布應用,怎么樣統一對外提供服務。
數據管理難,數據分散在各個部門,如何對數據進行統一標準,統一對外提供服務。
技術支撐難,開發架構多,難管理,怎么樣對外提供統一開發支撐。運維監管難,系統架構亂,運維該怎么樣提升,如何進行有效的運維。
我們知道數字政府時期,網站集約化建設出現新的困難,傳統的架構集約化是不能滿足數字政府時期的要求,數字政府時期,對網站集約化提出新的要求,基于統一標準規劃之上建立業務集中、技術集中、數據集中以及運維集中一體化模式群。
第二,我們了解一下中臺的概念,什么是中臺。中臺是阿里巴巴在2015年提出來基于大中臺、小前臺戰略的延伸,阿里提出這個戰略的目的為了解決阿里前端互聯網用戶大量業務迭代的需求,以及阿里后臺系統穩定之間的矛盾。可以舉一個例子,前臺業務迭代比較快,可以比作小輪子,轉速比較快,后臺系統比較龐大,轉速比較慢,相當于大輪子,大輪子和小輪子之間是沒法進行互相協調的轉動,中間必須有一個不大不不快不慢的輪子協調三個輪子的同步運轉,這個輪子可以形象的叫它中臺。
中臺就是面向服務架構設計的,從行業業務、通用業務中抽象出來共享服務體系和基礎設施賦能平臺,平臺對業務整合能力、產品研發能力、數據運營能力進行提升,提供更敏捷的高效的服務能力。
中央有三個特點,第一個特點是技術同質,中臺采用同樣技術框架,第二個特點是數據同源,提供統一對外數據服務。第三個特點是服務同根,中臺的服務以微服務的形式存在的。
中臺架構集約化建設架構,分為五塊內容,一塊前臺展示層,主要提供前臺的支撐能力,第二塊業務中臺,主要提供業務應用支撐能力,第三塊數據中臺,主要提供數據資源管理的能力,包含數據服務、數據中心等等。第四塊是技術中臺,主要提供技術開發支撐能力。第五塊是運維中臺,主要提供中臺的運維監管支撐能力。
我們再看一下剛才提到了在業務應用方面多單難管理、應用接入難等等問題,我們看一下業務中臺如何解決傳統集約化架構的難題以及為業務應用進行賦能的。大漢的業務中臺采用微服務進來設計的,服務于與服務之間保持通信,保證服務的連續性和穩定性。舉個例子,高考分數查詢,它是階段性的大并發的特點,傳統的網站在高考查詢前期需要對網站進行大面積的擴容升級,不一定能滿足要求,因為他不知道并發量到底是多大,采用中臺架構網站集約化,我們的應用可以不斷復制,跟增加服務器,滿足業務的需求。因為是微服務的架構,橫向可以不斷復制和擴展,就像細胞裂變的過程一樣,當業務應用不能滿足要求時,細胞就會分裂,并復制出相同的服務,增加服務器,滿足業務的需求。
傳統架構與中臺架構的對比,我們以內容管理平臺舉例,傳統的內容管理平臺既有應用,又有文件處理,同時還有文件存儲,這樣部署的服務器既是應用服務器又是文件處理服務器,還是文件存儲服務器,對服務器的要求就非常高,一旦服務器出了問題就會引起雪崩效應。
大漢對內容管理服務進行了重構,使得內容管理的多服務器支撐能力和應用橫向擴展變得非常平滑,支持更大的服務。我們把內容管理服務拆分為上傳服務、文件處理服務、文件存儲服務等等,一旦服務使用不能滿足需求的時候,這個服務會自動去復制,并且增加服務器,從而滿足前端業務的需求。
我們看一下大漢業務中臺能力:第一個能力,多端適配的擴展能力,通過統一發布、內容管理服務、其他的服務,對多端提供統一內容、統一管理。采用業務中臺,提供敏捷、實現信息和服務的高效協同。
第二個能力,統一業務接入能力,傳統架構集約化建設應用往往是分散在各自的部門,一般采用眾籌模式建設,用戶體驗不一致,用戶不統一,性能參差不齊等等問題。采用業務中臺,通過制訂統一技術標準,通過應用統一接入與整合,使得傳統的政務服務業務向互聯網端轉移,實現業務統一接入、統一管理。
第三個能力,多元的生態開放能力,傳統的應用開發如果想提供更多端的服務,就必須每一個應用都要跟端對接,如果應用比較多,對接起來就會費人費力,每個應用都要跟前面客戶端、支付寶、微信小程序等等做對接。采用業務中臺,依托強大的應用管理和接口管理能力,統一的技術標準,由業務中臺多端進行對接,從而可以構建完善的政務應用生態體系。
剛剛提到在數據應用這塊,有一些數據不統一、對接難的問題,看一下大漢的數據中臺如何解決數據資源難題以及為數據資源管理進行賦能的。通過構建數據中臺,從數據服務、數據資源、數據分析到數據應用進行全方位的賦能,通過數據中臺實現從數據采集、數據匯聚、數據治理到數據分析,再到上層提供統一數據應用,從而解決前端數據管理難、數據對接難的問題。
大漢的數據中臺全生命周期,總結為四個關鍵字,聚、治、管、用,聚是數據匯聚、治是數據治理、管是數據管理、用是數據應用,通過數據中臺對數據進行采集,采集到的數據通過數據中臺的數據治理,對數據進行統一清洗整合以及數據建模,通過數據編目對數據進行管理,最后通過數據分析統一對外提供數據應用。由于數據匯聚治理以及數據管理是比較通用的功能,以數據應用千人千面舉例,通過數據分析對網站的訪問趨勢、訪客分析以及來源分析,從而為每一個訪客找到個性化的差異,為訪客畫出精準畫像,有了精準畫像之后,智能服務會為用戶進行精準化的智能服務推送,真正實現以我為中心,實現從人找服務到服務找人的重大轉變。
剛才提到在技術開發這塊,技術架構亂、難管理,看一下大漢技術中臺是如何解決這些難題的。技術中臺提供的是微服務一站式開發解決方案,主要包括服務治理、服務網關以及微服務軟件,服務治理解決服務與服務之間的關系,出了問題,哪個服務進行處理,服務與服務之間怎么樣協作的過程,都是服務治理做的事情。服務網關是路由和服務器的功能,包含統一認證、API健全等等。微服務組件提出技術開發的組件。
大漢的技術中臺提供統一的微服務開發平臺,除了基本的功能之外,將前后端進行分離設計,可以使前端業務人員專注做他的業務應用開發,后端人員可以專注的研究如何保證系統的穩定性以及提升系統的性能。這樣可以提高前端應用迭代的效率,以及保證后臺支撐系統的穩定。
剛才提到了在運維,運維有運維艱難管,看一下大漢運維中臺如何解決運維管理難以及運維監管進行賦能的,運維中臺從上到下分為四層,應用組件層、微服務抽象層,功能模塊容器集群,面向用戶服務的阻斷層。
大漢采用容器化部署和管理應用,容器相當于小盒子一樣,把前面拆分各種各樣微服務裝在盒子里面,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可以消除線上線下環境的差異,從而保證應用的全生命周期的一致性和標準化。這樣做的好處主要有四個優點,能更快速交付和部署,更高效虛擬化,更輕松的遷移和擴展,更簡單的進行管理。
運維中臺采用的是基于邏輯編排和場景的自動化運維體系,運維中臺基于用戶真實使用場景加上自動化容器平臺,加上景象倉庫構成場景化自動化運維方案,鏡像倉庫可以去應用商店下載,里面提供很多場景的定制化的鏡像,結合前面使用場景加上自動化運維容器平臺,構成了個性化運維方案。
接下來看一下運維中臺提供統一運行監測和預警,運行監測包括三個方面內容,安全監測、運行監測、健康監測,通過對這三塊監測內容進行分析,預警,從而實現運維的集中監測、集中預警、集中管理,實現被動式救火式的運維管理模式向現在主動運維進行轉變。
第三,剛才講到中臺架構從業務、數據、技術以及運維等全方位為門戶網站集約化進行賦能的方案,接下來看一下中臺架構的優勢以及價值。
六大優勢:多端支撐一體化;應用場景多樣化,通過數據中臺統一對外提供數據服務,從而實現更多應用場景;生命管理全面化,可以實現應用從接入到申請到審核監控全方位管理;數據服務統一化,從數據采集、數據匯聚、數據管理、數據分析等等對外提供統一數據服務;業務開發標準化,技術中臺采用前后端分離技術,對外統一技術標準,技術開發框架;系統運維自動化。
接下來看一下中臺架構門戶網站集約化的價值,通過業務中臺、數據中臺、技術中臺、運維中臺的支撐,重構業務集約化體系、技術支撐集約化體系,真正實現門戶網站集約化建設與管理用數據說話、用數據管理、用數據決策的目的。由于時間關系,我今天的分享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