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痛分娩如何讓產婦輕松生產
是否需要施行減痛分娩,是許多準媽媽詢問度相當高的問題之一,然而,在思考是否需要施行前,我們先來了解減痛分娩在產程中的重要角色以及能給產婦帶來的幫助。
減痛分娩-減痛篇
9種常見的舒緩產痛的方式
除了常見的減痛分娩之外,還有其他舒緩產痛的方式,對于不同的產婦,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達到減輕產痛的目的。
1. 吸入式麻醉。
2. 靜脈或肌肉注射止痛劑。
3. 拉瑪澤呼吸減痛法。
4. 音樂冥想放松法、芳香療法。
5. 催眠。
6. 針灸、熱敷。
7. 皮膚電氣刺激神經法。
8. 坐浴水療法。
9. 區域性神經阻斷術(俗稱減痛分娩)。
5種麻醉方式
區域性神經阻斷術也就是俗稱的減痛分娩,根據產婦的不同狀況,實施的減痛分娩方式也會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3種麻醉方式。
1. 腰椎硬脊膜外腔止痛法。
2. 腰麻止痛法。
3. 腰麻和硬膜外腔聯合止痛法:國外較盛行使用此方式,比較方便讓待產婦在待產室中行走。
減痛分娩-疑問篇
Q1·何時適合施行減痛分娩?
A:當產程確定開始時、子宮收縮頻繁,分娩有一定強度時,便可開始施行減痛分娩,一般為子宮頸口大于3厘米后才可施行。
Q2·是否會影響胎兒?
A:維護產婦與胎兒的安全是施行減痛分娩最高指導原則,而且藥物濃度遠低于一般半身麻醉的劑量,可以排除經胎盤吸收傳至胎兒的擔憂。由此可知,只要能正確的用藥,減痛分娩是不會影響胎兒的。
Q3·日后是否會有下背痛的后遺癥?
A:有些做過減痛分娩的產婦發生腰酸或下背痛的原因,可能與麻醉針穿刺脊椎時造成脊椎硬脊膜附近軟組織損傷有關,而且,多數發生下背痛的主因,是由懷孕時長期姿勢不良或身體負荷過大所致。根據陳紹宜多年的照護經驗,指出多數產婦可以在數周或是數月后痊愈。
Q4·是否會傷害脊椎神經?
A:醫院里注射麻醉藥品大多是由持專業資格證、經驗豐富的麻醉專科醫師執行,再加上腰椎硬脊膜外腔止痛法(俗稱減痛分娩)的導管,是放置在硬脊膜外腔,而且下針位置是在第三腰椎上,此處為少量的脊椎末端神經(脊椎神經多分布于第二腰椎之上),所以大可不必擔心會傷害到脊椎神經。
Q5·施行減痛分娩的產婦是否可以進食?
A:由于已給予葡萄糖靜脈注射,所以應盡量不進食固體食物,以避免發生嘔吐或是吸入性肺炎的危險。不過在這段時間,仍是可以補充少量的清水或是無果粒的果汁。
Q6·是否會提高產鉗的使用率?
A:適當的硬脊膜外腔止痛,并不會提高產鉗的使用率。但是也不排除因個別生產狀況的需要,而使用低位產鉗的可能。在需要使用低位產鉗時,硬脊膜外腔止痛法正好提供一種理想的止痛方式,此時只要給予較高濃度的局部麻醉劑,讓會陰肌肉更為放松,醫師在使用低位產鉗會更為容易、安全。
減痛分娩-實施篇
減痛原理
減痛分娩的減痛原理為阻斷第一產程的痛覺神經傳遞,持續用藥到第二產程,則能達到更好的止痛效果。除此之外,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用力,就可順利將胎兒娩出。
6項實施要點
產婦如果決定接受減痛分娩,為了確保自身的安全與權益,有以下6項施行前必定要配合的要點你應該要了解。
1. 住院后的抽血報告。
2. 經醫護人員評估后,胎兒與母親健康情況皆允許者。
3. 需仔細閱讀同意書背面內容說明。
4. 填好減痛分娩同意書。
5. 進行靜脈注射并給予最少500毫升的輸液。
6. 應完全配合實施。
施打流程·4steps
【step1】 先請產婦側躺,側躺后在第三、四腰椎間或第四、五腰椎間,放入一條很細的軟導管。
【step2】 由導管給予低濃度的局部麻醉劑-Ropivacaine及一種阿片受體類藥物“芬太尼Fentanyl”,以達到止痛(感覺神經阻斷)的效果。
【step3】 密切觀察母親血壓與胎兒心跳。
【step4】 留滯的導管可在必要時作為剖宮產的下半身麻醉用,減少再挨一針的痛苦與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