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導致高中生成績差的10個原因,看看你占了幾個?
高中時期,正是需要培養良好求知態度的時候。但是好多學生卻依舊保持著一些很不好的毛病。
今天,小南給大家分享10個高中生常見的問題,占到3個以上的,一般考試成績都不怎么好。
一、完全沒有計劃
在平時的學習中,完全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應該做什么,總是在老師或者家長的督促下才行動。
而優秀的學生都會有自己的計劃,每天、每周、整個學期和整年等都規劃得很好。
二、沒有規律
一些學生的自學時間很不固定,甚至每天必須的時間都無法保證。容易受情緒的影響,心情好就學很久;相反,心情不好時則完全不學。
三、沒有質量
知識的鞏固、積累很重要,沒有量的積累就不會產生質的變化。只靠集中自學或考前突擊是不行的,所以在平時的學業當中要給自己定量。
四、不認真
學習“馬大哈”的學生不在少數,上課忘記拿課本、書寫潦草、解題步驟不完整等等。這些小問題如果在平時不能得到修正,高考時一定會吃虧。
五、不專心
上課一心二用、做小動作、聊天或看課外書等,寫作業聽著音樂或想起什么就停止學習。專心是學知識必須的基礎,學知識不專心只會浪費寶貴的時間。
六、不懂也不問
可能是羞澀或不好意思,每當遇到不懂的問題,一些學生也不去請教老師或同學。這是一個很嚴峻的問題,這樣只會讓自己的問題越堆越多,到最后就成了無法解決的大問題。
七、有錯不改
作業批改后,看看就過了;試卷錯題,既不分析也不修正。學知識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只有這樣,我們才會不斷進步。有錯不改,不就等于白學了嗎?
八、不提前預習課本
提前學課本知識,一直都是老師們對每個學生的要求,但就是有一些學生不聽老師的話。提前預習課本能幫助學生對老師的講述更好地吸收,幫助大家理解和記憶等,不看就沒有這些好處。
九、課堂不集中
上課的45分鐘對每個學生都非常重要,它是學生學知識的最主要途徑。可是就有部分學生上課不好好聽講,不是做小動作就是講話分神。課堂上如果沒有聽講,課后可能需要你花好幾倍的時間才能補充回來,甚至有可能補不回來。
十、課后不鞏固
一些學生上課沒聽懂,課后也不及時鞏固,就直接去做作業,急急忙忙完成就不管了。這樣學是沒有任何效果的,新學的知識要反復鞏固才能掌握。課后最好先鞏固一遍,再完成作業。這樣既可以測試所學內容,同時加深記憶。
各位高中生們,你有沒有中槍呢?中了幾條呢?
聲明:本文內容素材綜合來源于網絡,轉載請注明,本平臺尊重版權,文章僅作分享學習,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管理員刪除。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