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分娩的恐懼心理是如何產生的
面對即將到來的分娩,心理上存有一份緊張是正常的。但是如果這種緊張的心理不斷的發展,進而演變成為一種極大的恐懼和害怕,那么就不是一種正常的現象了。分娩心理對于分娩過程是否順利會產生極大的影響,而且在這種恐懼心理的催使之下,很多年輕的產婦都可能會主動放棄自然分娩,而選擇進行剖腹產,可是剖腹產對于母嬰健康會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那么如何才能夠消除這種對于分娩的巨大恐懼呢?要消除這種恐懼,我們先要知道這種恐懼從何而來。
原因一:家人緊張
許清是獨生女,初為人母,家人也相當緊張,總是擔心許清營養不夠,魚肉、人參、燕窩……總想給她最好的,有時許清甚至要一天吃5~6頓飯。其實,這樣容易營養過剩,導致胎兒太重。再加上她缺乏運動,所以在孕期嚴重超重。許清家人的情緒也很緊張,總是擔心這個擔心那個,結果這樣的情緒也無意間“傳染”給產婦,造成難產,不得不選擇剖腹。
原因二:產婦怕疼
孟娟是一個“80后孕媽媽”,從小嬌生慣養,沒吃過苦沒受過累,所以一進院就要求剖宮產,理由是“怕痛”;而丈夫和父母卻希望她能夠自然分娩,理由是這樣更有利于寶寶的健康。為了這件事,一家人甚至在醫院吵起來了,最后還是醫生出面幫忙溝通才達成了共識。
產婦之所以會出現分娩恐懼心理,通常和兩個原因有關。分娩對于全家人來說都是一件大事,所以家人難免也會出現緊張的情緒,如果家長這種緊張的情緒傳遞給了產婦,那么就會加重產婦對于分娩的擔憂,進而發展成為一種心理問題。因此要克服對分娩的恐懼,產婦的家人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另外,很多媒體都在宣傳分娩有多么的痛苦,這也是產婦恐懼的原因之一。其實分娩是人類的一種本能,其所產生的疼痛必然也是可以接受的,所以沒有必要過分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