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到底有多危險
湖南湘潭產婦因“羊水栓塞”死亡的事件經媒體發酵報道后,“瓜熟不一定蒂落”引起不少女性的恐慌。那么生孩子到底有多危險呢?
孕產婦死亡仍不容忽視
2014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報道,每天約有1000名婦女死于與妊娠和分娩有關的可預防疾病。 所有孕產婦死亡有99%發生在發展中國家。1990年至2008年,世界各地的孕產婦死亡率下降了三分之一。一項針對中國31個省市的監測調查顯示:1996-2010年,孕產婦死亡率從64.1/10萬下降到30.0/10萬,下降了53.20%,但城市和農村變化趨勢不同。農村由86.4/10萬下降至30.1/10萬,而城市孕產婦死亡率在1996-2002年呈現波動,在2003-2007年間相對平穩,2008后有所反彈,2010年接近1996年的水平。
但是即使孕產婦死亡率在逐年下降,但是妊娠和分娩本身來說,風險仍然存在。并且對于一個家庭來講,孕產婦死亡一旦發生,后果將不堪設想,因此提高對妊娠和分娩的認識和重視非常必要。
生孩子到底有多危險?產婦死亡首位原因
妊娠分娩雖然是生理現象,中國自古以來也有“瓜熟蒂落”的說法,但是,這一時期孕婦身體的各系統和沒有懷孕時比較會發生很大變化,易引起各種并發癥,甚至造成孕產婦死亡,孕產婦死亡的原因比較多,可以是一種原因,也可以多種原因共存。導致孕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包括產后出血、產褥感染、妊娠合并心臟病、妊娠高血壓病(子癇)等,還有不得不提的一個兇險疾病就是,羊水栓塞。
研究表明,雖然產后出血的構成比明顯下降,但是它仍是造成孕產婦死亡的首位原因。經陰道分娩的出血量一般在400毫升左右,如果在胎兒娩出后的24小時內,產婦出血量超過500毫升,在醫學上則稱為產后出血。
產后出血多是由于子宮收縮乏力而引起的。凡雙胎妊娠、巨大兒、羊水過多、產婦年齡大于35歲、妊娠合并高血壓綜合征、分娩次數多等因素,均易于發生宮縮乏力和產后出血。另外,胎兒娩出后,如果胎盤未能及時完整地排出,也會引起產后出血。再者,經陰道分娩發生產道裂傷出血,也有可能導致產后出血。有凝血功能障礙的產婦也容易發生出血,而且常常是難以控制的大量出血。產后出血如果治療搶救不及時,極易發生出血性休克,最終導致孕產婦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