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國媽媽奶水質量絕招
哺乳的媽媽最關心的4個營養問題
1.哺乳的媽媽每天需要多少熱量
問:我是一個新媽媽,為了給寶寶喂奶,我的食量比孕期還要大,我擔心這么吃會變得非常胖。我想知道一個哺乳期的媽媽每天應該吸收多少的熱量?
答:一般醫生會建議哺乳期的媽媽每天吸收大約2200大卡的熱量。想要減肥的媽媽可以攝入的更少一些,大約1800大卡就夠了。并不是吃得越多,分泌的乳汁營養就越豐富。重要的是看新媽媽每天攝入營養的多少和營養的配比。
2.哺乳期的飲食是不是應該有所選擇?
問:我聽說媽媽吃了某些食物會令孩子胃腸脹氣,在哺乳期哪些食物是應該避免的呢?
答:假如你有家庭過敏史包括哮喘或者遺傳過敏性皮炎,那么在哺乳時你應該避免食用奶制品以及其他可能會引起你過敏的食品。
可以在開始哺乳前將這些情況告訴自己的婦產科醫生或是保健醫生,同時要確保得到充足的營養。
有些嬰兒確實會對母親的飲食比較敏感,但媽媽不可因此隨意限制自己的飲食,除非你確認誘因為具體的某一種食物。假如孩子的敏感源于食物,大多是由于不適應母乳中所含有的蛋白質。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在食譜中去除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品,而且要堅持至少1周。(記住要熟讀食品標簽,了解其成分)如果不見起色,可以嘗試繼續食用該食品,但同時去除另外一種食物以此來查看到底誰才是罪魁禍首。每天詳細記錄你的食譜以及孩子的反應也會有所幫助。
母親飲食中的乳制品也可以引發過敏反應(這種對牛奶的過敏反應并不完全與乳糖不耐受相關)。其他一些可能引起孩子過敏的食物包括雞蛋、花生以及其他堅果、小麥、大豆、玉米、西紅柿、洋蔥、大白菜、漿果、堅果、香料、豬肉、海鮮、柑橘類水果和飲料以及巧克力等。
食物的選擇最好是天然的,環保的,而且要確保每天食用5份水果和蔬菜,盡量少吃加工食品。
大多數媽媽在哺乳期無需改變他們的飲食習慣。嚴格來說,食物的“好”與“壞”之分不在生理,更多的是文化上的差異,比如說印度的媽媽們認為大蒜有利于哺乳,但美國的媽媽們卻盡量避免食用大蒜。
3.哺乳時每天需要吸收多少鈣質?
問:我的兒子13個月了,母乳喂養。我聽說這個階段的媽媽即使每天吸收1000~2000毫克的鈣也還是有可能會出現骨質流失,造成缺鈣。那么對哺乳期的媽媽來講每天到底應該吸收多少鈣才能滿足身體的需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