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您的位置  學齡前期育兒護理

老建筑可“閱讀”不再隔著圍墻

  • 來源:互聯網
  • |
  • 2019-12-13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站在陜西北路、南京西路路口的西北角,如果留意腳下,就能看到一塊“陜西北路文化休閑街”的銘牌。跟著銘牌從南京西路出發,沿陜西北路向北走到新閘路,兩側都是老建筑。由于歷史原因,不少陜西北路上的老建筑早已成為機構辦公場地或民居,不對外開放。最近,有市民驚喜地發現,一些歷史建筑限時敞開大門。如何讓歷史建筑真正可“閱讀”,陜西北路正在探索“有限開放、有序進入、有效閱讀”的新模式。

  不可能無條件開放

  陜西北路原名西摩路,曾是華洋混居的高檔居民區,也是海派文化的重要集聚地,沿街擁有20多處優秀歷史建筑、名人故居和文物保護建筑。始建于1905年的崇德女中校舍如今已成為同濟大學附屬七一中學的辦公樓,美式鄉村別墅風格的建筑十分顯眼。七一中學是對公眾開放最多的單位,一些學生常在文化節日的開放活動中擔任義務講解員,向參觀者介紹學校的歷史和百年老校一以貫之的育人理念。“作為學校,首先要保障正常的教學秩序和校園安全,不可能無條件開放。我們很愿意接待有組織的參觀團體,在不影響學校教學秩序的前提下前來參觀。”七一中學黨總支書記周偉平說。

  毗鄰崇德女中舊址的何東公館,現在是上海辭書出版社。這座建于1928年的花園洋房留下很多歷史痕跡,上世紀50年代開始就是上海辭書出版社的辦公所在地。辭書出版社負責人說,出版社承擔著繁重的編輯出版等工作,平日難以對公眾無條件開放。

  多元化展示文化記憶

  為了將老建筑中的文化記憶真正留存并延續,陜西北路展示咨詢中心應運而生。這里是另一個“閱讀建筑”的空間,集放映廳、咖啡廳、文化講壇等功能于一體,是靜安區文化和旅游局打造的公共文化場所。每天10時至20時,都有工作人員向慕名而來的市民游客介紹陜西北路的歷史文化。如果對每幢歷史建筑背后的故事感興趣,還可掃描中心內展出的建筑照片下方二維碼,了解建筑的“前世今生”。

  隔著圍墻遠眺建筑不“解渴”。靜安區文物保護管理中心和下屬陜西北路歷史文化名街展示咨詢中心,積極與駐街單位協商溝通,爭取讓老建筑的大門能為公眾敞開。目前,陜西北路采取在特定文化節日通過預約、有組織、定時定點的方式帶領市民游客參觀,每批參觀人數控制在20至50人。去年開始,靜安區文物保護管理中心召集并組織市民參觀者,由老建筑愛好者帶隊,連同駐街單位的文化志愿者重點講解。有序的組織,保證了老建筑開放的可持續,活動不僅是“看房子”,還能“聽歷史”“讀文化”。(記者 裘雯涵)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
熱網推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