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養需注意哪些方面
5月20日是全國母乳喂養日。對于初到人間的寶寶,乳汁是母親送給他的最珍貴的禮物。
新生兒的生長發育與喂養密切相關。喂養不當不僅影響生長發育,還可能引起多種疾病。下面將在母乳喂養中常遇到的問題概括如下,希望能給新媽媽們一些幫助。
1.母乳喂養須遵循的原則
⑴早吸吮:早吸吮即在嬰兒出生后30分鐘內,由將裸體的嬰兒放在母親的胸前,使母子進行皮膚接觸,持續30分鐘,同時幫助盡早開奶。早吸吮可使乳房提早分泌乳汁,延長母乳喂養期,初乳中抗病物質特別豐富,能增強嬰兒的抗病能力。
⑵按需哺乳:不規定哺乳的次數和時間的長短,即嬰兒餓了就喂,母親乳房脹了就喂。按需哺乳既增加了乳汁的分泌,又保障了嬰兒有足夠的營養。同時還要堅持夜間哺乳。
⑶母嬰同室:母嬰同室即母親和嬰兒24小時都在一起,即使分開,也不能超過1小時。母嬰同室的重要性是保證按需哺乳,促進乳汁分泌,增加母子感情。
2.母親正確喂奶的方法
⑴母親正確的喂奶姿勢:母親放松,體位舒適;嬰兒身體貼緊母親,臉向著乳房,鼻子對著乳頭;頭與身體呈一直線;如果剛出生的嬰兒則應托著嬰兒臀部;下頦碰到乳房。
⑵嬰兒的正確含接姿勢:母親將嬰兒抱好后,用另一手托著乳房,用乳頭刺激嬰兒的口唇,誘發覓食反射,此時嘴張的很大,下唇向外翻,舌呈勺狀環繞乳頭及大部分乳暈;面頰鼓起呈圓形;含接時可見到上方的乳暈比下方多;有慢而深的吸吮,有時會有暫停,能看到吞咽動作和聽到吞咽的聲音。
嬰兒吃飽后,一般會自行放棄乳頭,切忌強行將乳頭從嬰兒口中拉出,這樣容易損傷乳頭,如果因某種原因需要中斷哺乳時,則以小指輕壓嬰兒的下巴頦兒,乳頭自然會滑出。
3.保證乳汁足夠的方法
要保證足夠的乳汁,母親必須做到以下幾點:⑴母親應做到早吸吮、勤哺乳,讓嬰兒頻繁地吸吮,堅持夜間哺乳。⑵掌握正確的喂哺方法。⑶母親必須樹立母乳喂養的信心。⑷合理的營養和休息。⑸不要給嬰兒過早添加輔食。
4.盡量不要給嬰兒喂奶粉,慎用奶瓶奶嘴
吃了奶粉和代乳品的嬰兒,降低了對母乳的渴望,不愿再吸母乳。由于對乳房沒有勤吸吮,就會造成乳汁分泌不足,因此嬰兒就不能得到充分的營養,而影響生長發育。
牛奶、奶粉中由于含有異體蛋白,嬰兒吃后容易產生過敏反應(變態反應)。如果使用奶瓶、橡皮奶嘴喂養嬰兒,由于其奶頭長、出奶容易,嬰兒吸吮時感到省力,就容易造成奶頭錯覺,而不愿花力氣去吸母奶。因此,為了嬰兒身體健康,盡量不要使用奶粉、奶瓶、奶嘴。
5.怎樣判斷嬰兒是否吃飽
兩次喂奶之間,嬰兒很滿足,安靜入睡。每日有多次少量或一次大量軟便。母親哺乳前乳房有充滿感,哺乳時有下乳感,哺乳后有排空感。
6.哺乳時為什么奶
奶最常見的原因是嬰兒吸吮不當。嬰兒吸吮時只含入了乳頭部分,沒有將大部分乳暈充分吸入,導致乳頭疼痛,嬰兒也吃不到足夠的奶。奶頭痛的處理關鍵是要糾正嬰兒的含接姿勢,幫助嬰兒正確吸吮。
7.乳房腫脹的處理
為預防乳房腫脹,應該做到:產后早開奶,多讓嬰兒吸吮乳房幫助嬰兒正確含接。
乳房腫脹的處理,哺乳前用濕毛巾熱敷乳房、柔和地房,并用手擠出部分乳汁,使乳暈變軟,以便嬰兒能正確含接。哺乳時,要盡量讓嬰兒多吸吮,勤吸吮,將乳汁排空,減輕乳脹。哺乳后戴支持性乳罩。
8.掌握正確的擠奶方法
所有的母親都應學會擠奶。擠奶方法準備一個清潔的杯子,洗凈雙手;將拇指放在乳暈下方,與拇指相對與其他手指托住乳房,用拇指及食指向胸壁方向輕輕下壓,反復一壓一放,手指固定不要在皮膚上移動,沿乳頭依次擠壓所有乳竇。
9.哺乳不會改變母親體形
喂奶不會改變母親的體形,并且因為產要消耗一定熱能,反而會減輕母親的體重。懷孕后,不論是否采取母乳喂養,乳房都會有所改變,如果戴上好的乳罩或其他支持物,斷奶后乳房將恢復原來的形狀。
10.母乳喂養的嬰兒4個月前不需要添加輔食
母乳中含有4~6個月嬰兒生長發育所必需的全部營養物質和足夠的水分,因此,母乳喂養的嬰兒除母乳外不許添加任何食物或飲料。嬰兒滿4個月后可逐步添加輔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