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地產不再是經濟引擎
樓市真正的拐點已經到來,樓市總體降溫的趨勢正在變得越來越明顯。
作為資金密集型行業,房地產離不開融資發債、借新還舊。
但有數據顯示,目前房地產行業累積的債務達到了驚人的量級:截至2018年底,房企各主要渠道有息負債余額20.3萬億元,2019年上半年上市房企的有息負債總計達到42159.7億元,其中,大部分債務將在2019年至2021年集中到期。
4萬億!面對巨大的債務壓力,房企們會怎么解決呢?
1. 拼命向國外銀行借錢
2019年前三季度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額為9.8萬億元,累計同比增長10.5%,相較于2018年同期增速提升0.6個百分點,整體增速仍維持高位。
之所以發展那么快,是因為房企們借了銀行太多的錢,但有借就有還。
Wind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共計有5701.27億元的地產債到期,其中下半年到期金額共計2874.67億元。上半年受益于較為寬松的發展環境,1-4月份的地產債凈融資額均為正。
但從5月開始至今,除7月之外凈融資額均為負。
為緩解償債帶來的壓力,不少企業紛紛發債輸血。
Wind數據顯示,11月18日至22日期間,房企境內發債總額達到96.9億元,環比暴增62%。
值得注意的是,眾多房企在發境內債的同時,海外融資渠道同樣開啟。
據不完全統計,僅11月,就有19家內地房企先后發行美元債,總額約68.63億美元。
11月以來,房地產公司美元融資井噴,5日一天共計發行規模接近20億美元。其中,萬科、旭輝、正榮、佳兆業更是接連發行2只境外債。
從中資美元債的供給端來看,根據標普統計,2019年以來,中資開發商已發行超650億美元境外債券。
受銷售數據波動、拿地乏力、負債較高等因素影響,部分中小房企境外發債融資時成本相對偏高,發行票面利率5%-8%,甚至超過10%,最高的到了13%。
與之對應,國資以及排名靠前、在銀行“白名單”的房地產公司在境內的發債成本僅為3%-4.5%。
而且,房企美元債“到期墻”已升至新高。
2020年,將有大約270億美元離岸債券到期,但與這些美元債對應的有600億美元的國內債券到期,房企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再融資挑戰。
2. 房企兩頭挨打
有人問,既然那么缺錢,為什么不降低下房價呢?
這是因為,目前的政策不僅“限漲”,也“限跌”。“房住不炒”,后面緊跟著一句“平穩運行”。
對于房企而言,如果大規模降價,不僅會遭到地方的問責,還會被“老業主”們維權,其結果還是房子賣不出去。
這就兩頭挨打了。
一方面,是難賣的房子(地方少數雞腿盤、倒掛盤除外),一方面是國外資本的催債。
有分析師認為,目前,眾多房企債務“到期墻”已升至新高,債務即將到期、再融資能力有限且實力較弱的開發商所面臨的風險正在上升。
目前,國內很多地方的銀行已經不給地產企業貸款了,年底又要結清各種款項。
這對于大地產商來說沒什么問題,但小地產商確實很難,他們有的已經在偷偷地打折,有的買房送車位、送面積、送裝修、送家具現金券……總之怎么隱蔽怎么來。
拿到錢才是王道,畢竟銀行要起債來,比業主維權狠多了!
3. 一二線城市二手房全面降價
房產的債務到期,釋放了什么信號呢?
回想去年那股買房熱潮,成都7萬人搶1千套房子,西安搖號出現大量關系戶,杭州有人排隊買房以致暈倒,深圳購房需先交500萬誠意金,千萬富豪到售樓部只能蹲在墻角……
可惜的是,現在這些出現搶房熱浪的城市基本都出現價量齊跌。
太原恒大某樓盤,去年10800元每平橫著走,現在最高9千,購房者若是狠一點,8開頭的房源也能砍得到。
一位購房者心酸地說,去年買了恒大的1.95萬每平,而最近發現該樓盤活動價都降到1.7萬左右,相當于一下虧了30多萬,還好最初承諾無條件退房,但回款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時間,身邊不少人打算退了然后再買,他也準備退了。
最近,媒體報道,北京二手房全面降價,前兩年的高位時期,望京西園一套百平米左右的兩房能賣出750萬,“現在650萬就能成交”。
環京的燕郊,不少房價從3萬多每平跌到最低1.5萬左右,其中北三縣大廠某房源86平米兩居,2017年最高房價達250萬,現在最低出價115萬。
樓市遇冷的局面,不只在調控最為嚴格的一線城市出現。
像二線城市西安,三線城市南寧,之前的房價漲幅一度領跑全國,近兩個月都出現了明顯降溫。其中上半年二手房漲幅達到3.03%的西安,10月更是環比下跌0.4%。
不過,深圳卻在一線城市中逆勢上漲,除了先行示范區的政策利好,以及相對寬松的調控環境外,還有兩個重要因素:
1.深圳土地空間嚴重不足,全域面積只有杭州的八分之一左右。
2.深圳的常住人口不斷增長,去年增幅達到49.83萬,位居全國之首。一座城市土地緊張,同時人口持續流入,資源越來越稀缺,房價自然很難降溫。
相對于深圳來說,內地很多城市,并不具備這種長期增長要素,所以,參考價值不大。
4. “禁跌令”!銷售困難,房地產開發商紛紛倒下
決定房價的最核心因素就是人,沒有人,房子再便宜沒人買,比如我們之前說過的鶴崗,玉門。
安徽省馬鞍山市住建局最近發布“禁跌令”,要求房屋實際售價不得高于備案價(開發商在房屋預售之前,在相關部門備案的預售價格),也不能低于備案價10%。
由于經濟成長放緩,銀行業又緊縮放款,加上政府加強對房市調控,許多地產開發商在銷售不理想下,面臨資金周轉困難,促使他們開始降價銷售。但為了避免房價下跌過快,沖擊市場信心,安徽省馬鞍山市住建局最近發布“禁跌令”,要求房屋實際售價不得高于備案價(開發商在房屋預售之前,在相關部門備案的預售價格),也不能低于備案價10%。
根據媒體報道,中國有城市發布房價禁跌令,并非第1次出現,也不會是最后1次出現,在過去幾年里,已出現過多次的房價禁跌令,每當某個城市房價即將進入下跌區間或有下跌跡象時,就會看到管理部門公布相關規定,對房價降幅予以限制;有的城市則更加直截了當,對于已降價的開發商進行約談,或是規定降幅超過X%的建案,購屋者可以選擇無條件退房等。
中國一些城市祭出房價禁跌令,主要因為擔心房價崩跌。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數據,今年9月底中國整體居民貸款總額為53.6萬億人民幣,其中個人房貸就占29.05萬億,占整體貸款比重的54.2%,中國人均收入的一半以上都要用于償還負債,且大部分是用于償還房貸。
中國一些城市發布房價禁跌令,讓地產開發商很難銷售房屋,同一時間,銀行業仍持續對地產開發商緊縮放款,讓許多中小型地產開發商陷入經營困境。根據中國人民法院公告的數據,截至11月15日,中國地產開發商破產家數已高達453家,平均每天就有1.5家破產,創下歷史最高記錄。
4. 合理投資,放平心態
基于人的因素、大量房企負債的因素,我們梳理下接下來的樓市會怎么走。
從短期來看,房價的緩慢下降,將導致以房產為主要投資手段群體的人,尤其是以房產、地產為抵押的債務人,包括貸款買房的人和房地產商,面臨資產負收益的情況。
也就是說,房價的增長趕不上貸款利息的增長,甚至趕不上中國GDP增長的時候。那么他們面對的,只能是割肉,或者破產。
2020年,房地產經濟作為中國經濟的驅動引擎即將關閉。從長期來看,這對于長期苦于地價過高、金融空轉的中國實體經濟和廣大民眾固然是一件好事。
實際上,樓市真正的拐點已經到來,樓市總體降溫的趨勢正在變得越來越明顯。
來源:直隸閱讀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