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搬遷開啟群眾幸福生活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西藏全區各地各部門始終將易地扶貧搬遷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對高海拔“一方水土養不了一方人”的地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截至目前,西藏建成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934個,完成搬遷25.2萬人,數以十萬計的貧困群眾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新家,切實感受到了黨和國家的關心與關懷。
西藏易地扶貧的擔子不輕,面對深度貧困地區的惡劣條件、脆弱環境、高海拔等因素,很多地方不搬就意味著無法實現脫貧,所以要徹底打贏脫貧攻堅戰,易地扶貧搬遷必須強力推進,哪怕有再大再多的困難也要努力干成干好。
近年來,日喀則市堅持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深度貧困地區、高海拔地區、邊境地區脫貧攻堅的重要舉措,加大產業扶持、轉移就業、生態扶貧等政策傾斜力度,配齊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目前,日喀則市已完成16658戶68568人易地扶貧搬遷住房建設,已完成15269戶61359人入住。我們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必須為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再加油鼓勁,做好量、質并重,要讓貧困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注重量,其實就是要做好“搬”的文章。首先,安置點的建設完成之后還要有相應的配套設施,滿足貧困群眾的精神需求,豐富他們的業余生活。其次,安置房的質量必須要保證,不能出現質量問題,損害貧困群眾的利益,影響脫貧攻堅大局。再次要做好貧困群眾的心理工作,積極動員貧困群眾,避免安置點閑置。
注重質,其實就是要做好“安”的文章。貧困群眾搬出來容易,但是要穩得住、富起來卻不易,這就需要做好“安”的文章,做到安心與安置并重。“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對貧困群眾進行易地扶貧搬遷,需要為貧困群眾尋找致富的項目,為貧困群眾創造就業崗位。只有讓貧困群眾有了致富的途徑和門路,群眾的幸福生活才會成為有源之水,貧困群眾在安居的同時才能實現樂業。在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中,西藏堅持把扶貧和扶志、扶智結合起來,激發群眾內生動力,讓困難群眾堅決摒棄“等、靠、要”思想,鼓勵他們辛勤勞動、自力更生,選擇合適的產業脫貧致富。只有這樣的易地扶貧搬遷才能徹底而有效。
貧困地區之所以貧困,一個根本原因就是自然條件、資源稟賦難以滿足人們的生產生活需要。將貧困群眾安置到條件相對較好的地區,這是在為貧困群眾脫貧打開一扇窗戶。堅持做好易地扶貧搬遷量質并重文章,讓貧困群眾真正身安心安,貧困群眾定能早日開啟幸福生活。
(中國西藏新聞網所登載該網評文章僅為分享交流經驗目的,屬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本網觀點。)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