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養有助子宮恢復
子宮在懷孕的整個過程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那么產后到了子宮恢復的階段,我們已經定時進行子宮檢查,及早發現子宮恢復過程中的問題,從而進行輔助恢復治療。
子宮檢查
當寶寶離開媽媽的子宮后,子宮很快就像一個泄了氣的皮球癟了下去。子宮是一個由較厚肌肉形成的器官,當然不可能一下子恢復原樣,這種縮復自然需要有一個進程,一般大約需要6周左右才能恢復到孕前大小。因此,每一位新媽媽都應該在產后42天左右做一次檢查,了解子宮縮復的情況。
自我檢查
子宮恢復得好與不好,新媽媽可以通過感覺子宮底下降來自我推斷。一般來講,在分娩后第一天,子宮底可降落至臍部。自此開始,子宮底每天大約下降1~2厘米,直至2周后進入盆腔,在恥骨聯合上方已經不能觸及子宮底。新媽媽可在每日同一時間手測宮底高度,以了解子宮逐日復舊過程。測量前血先排尿,再按摩子宮使其收縮后,即可測量恥骨聯合上緣至宮底間的距離。
正確看待產后痛
處于恢復期的子宮在收縮時會引起陣陣疼痛,尤其是在寶寶吸吮乳汁時,可刺激子宮強力性收縮,表現出產后的宮縮痛,即“產后痛”。第二胎產后痛比第一胎更厲害。這是因為分娩增大的子宮,被拉長的肌纖維,在胎兒娩出后要逐漸收縮恢復變短到妊娠前的狀態而發生的一系列復雜變化而引發的疼痛。新媽媽不必感到不安和著急,一般不需要做特殊處理。如果疼痛厲害,難以忍受,可以服用止痛藥物以減輕癥狀,例如芬必得、扶他捷等,均不影響喂奶。
哺乳助宮縮
哺乳也會引起宮縮痛,但這正是我們大力提倡哺乳的原因之一。它不僅有利于寶寶的健康成長,同時也能幫助媽媽盡快恢復子宮,減少出血;還可以抑制排卵,達到一定的哺乳期避孕的作用。
子宮檢查對于產后子宮的恢復具有很好的幫助。通過母乳喂養,也可以更有利于子宮的收縮恢復,同時對寶寶的身體健康也是十分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