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突飛猛進發展的20年,見證了“一國兩制”的優越性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這首耳熟能詳的《七子之歌》,作為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主題曲,曾讓多少人潸然淚下,一句“母親!母親!我要回來,母親!”激起了多少中華兒女對祖國深深的眷戀,喚起了多少澳門同胞對回歸祖國的渴望。
歷經風雨的“游子”從回歸祖國母親懷抱的那一刻起,積極貫徹落實“一國兩制”,不斷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立足自身優勢,交出了一份份亮麗的成績單,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在挑戰與機遇中實現了一次次華麗變身。
回歸祖國20年來,GDP從回歸之初的519億元(澳門元,下同)增加到2018年的4447億元,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人均GDP也由1999年的12萬元躍升至2018年的67萬元,成為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人均GDP最高的地區之一。
回歸祖國20年來,作為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澳門正在成為中國故事走向世界的橋頭堡。在澳門你可以領略到世界頂尖藝術團體帶來的藝術演出,更能欣賞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盛宴。“澳門國際音樂節”“中葡文化藝術節”“澳門國際幻彩大巡游”,在這里幾乎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文化活動。全年700場的國際演出與展覽正在為澳門打造與世界接軌的藝術展示平臺。獨具特色的文化,更是為澳門的旅游發展持續注入新動力,成為經濟增長的動力源泉。
回歸祖國20年來,在“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針的指引下,澳門特區政府、立法會、司法機關嚴格依照憲法和澳門基本法辦事,獨立行使司法權,維護公平正義,捍衛了法治精神。立法會積極發揮基本法賦予的立法職能,及時回應社會發展對法律的需要,截至2019年9月,共審議通過289項法律,其中新增法律190項,修改法律99項,逐漸形成了具有澳門自身特色的法治體系。
回歸祖國20年來,澳門特區政府把人民最關心的宜居問題放在優先發展位置,不斷加大社會保障等民生領域的投入,全力建設社會保障體系、住房、教育、醫療、人才培養、防災減災6大民生長效機制,讓社會各階層尤其是弱勢群體能夠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建立了雙層式社會保障制度,并多年實施現金分享計劃;堅持“社屋為主、經屋為輔”思路,截至2018年,共建5.1萬套公共房屋;自2007年起實施幼兒園到高中15年免費教育……幼有所育、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住有所居的理想藍圖正在成為現實。
“小小一朵蓮花,背靠著偉大的胸膛,浮沉順逆分享分擔;住在同一個家,牽著彼此并肩開創,互相守望朝著同一方向……”20年來,澳門經濟長足發展、社會繁榮穩定、人民安居樂業,“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起到了關鍵作用。20年的發展歷程,20年的豐碩成果,充分證明“一國兩制”是完全行得通、辦得到、得人心的。伴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重大發展機遇,有偉大祖國作為堅強后盾,有中央政府和內地人民的大力支持,有回歸20年積累的豐富經驗和夯實的發展基礎,有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共同奮斗,“一國兩制”在澳門的實踐一定能夠再譜新篇章,澳門的明天必定更加美好。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