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織密扎牢社會保障網
社會保障事業是社會穩定器、民生安全網,與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息息相關,著力織密扎牢社會保障網關乎社會長治久安,意義重大。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來,在黨的領導下,各級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民生福祉日益增進,困難群眾得到兜底保障,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幸福感日益增強,民生保障政策日趨牢靠。
面對成績,我們必須頭腦清醒,充分認識織密扎牢社會保障網的重要性,充分認識全面構建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的重大意義,直面各類不足和短板,持續深化改革、健全機制、狠抓落實,實現覆蓋面更廣、讓人人都能享受到的社會保障體系。
要堅持和完善統籌城鄉的民生保障制度。城鄉二元化差異不僅體現在經濟發展水平上,更體現在民生保障水平上。當前,要破除城鄉二元化結構,加快推進鄉村振興,必須要堅持和完善統籌城鄉的民生保障制度。要積極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制度,深入推進醫療支付方式改革;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城鄉統籌,健全參保繳費激勵約束機制,保障好農村群眾的權益。
要大力發展社會福利、社會救助事業。社會福利、社會救助工作是為特殊困難群體兜底保障的一道強有力防線,事關特殊困難群體與全國一道實現小康的發展大局。因此,各級民政、社保部門要以特殊困難群體的需求為導向,不斷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社會救助、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優撫安置等制度,解除困難群體的生存危機,維護好社會公平底線,全面提升特殊困難群體的獲得感。
要創新方式方法,提升民生保障服務水平。民生領域創新實踐活動是踐行創新發展理念、破解民生保障難題、推進社會事業改革發展、提升群眾幸福感的重要抓手。要積極探索和運用新思維、新技術、新形式,著力提升民生保障服務水平。可以運用“互聯網+”方式,建立起社會保障數據采集、交換、管理、更新的工作機制;發展社會救助信息化管理系統;運用大數據“一站式”核對平臺助推兜底保障精準化,更好發揮社會保障安全網的作用。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