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回歸20年來 內地對澳門進出口值累計突破3500億
中新網12月19日電 海關總署在其官網發布數據稱,澳門回歸20年來,內地對澳門地區進出口累計達3515.2億元,其中2018年進出口值為208.2億元,是1999年的4.3倍,年均增長8%。
另外,2019年前11個月,內地對澳門地區進出口195.2億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6.1%。其中,出口191.1億元,增長6.1%;進口4.1億元,增長7%。
澳門回歸祖國后,內地與澳門貿易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貿易方式優化,一般貿易逐步取代加工貿易成為最主要貿易方式。2019年前11個月,內地對澳門地區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出口153.5億元,占同期內地對澳門地區進出口總值78.7%,明顯高于1999年的31%;加工貿易方式進出口17.4億元,比重由1999年的66.7%降至8.9%。
二是貿易主體變化,民營企業進出口比重近半。2019年前11個月,內地民營企業對澳門地區進出口93.4億元,在內地對澳門地區進出口值的比重由1999年的13.8%提升至47.9%,發展迅速;國有企業進出口55.3億元,比重由1999年的39.4%降至28.4%;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44.8億元,占23%。
三是商品結構升級,主要出口商品為機電產品和生活物資。1999年,紡織服裝在內地對澳門地區進、出口中的比重高達83.8%和58.1%。澳門回歸以來,內地對澳門出口商品結構持續升級,機電產品取代紡織服裝成為主要的出口商品,2019年前11個月,內地對澳門出口機電產品56.9億元,占同期內地對澳門地區出口總值的29.8%,比1999年的9.2%明顯提升。
另外,作為澳門發展的強大后盾,內地在保障澳門民生需求方面持續發揮重要作用。2019年前11個月,內地對澳門地區出口電力、農產品合計57.8億元,占內地對澳門地區出口總值的30.2%。澳門回歸以來,內地自澳門地區進口商品結構也發生了較大變化。2019年前11個月,內地自澳門地區進口食品煙酒類產品1.6億元,占同期內地自澳門進口總值的37.9%;進口未鍛軋銅及銅材1.4億元,占33.2%。同期,內地自澳門進口紡織服裝5444.9萬元,比重由1999年的83.8%降至13.3%。
澳門回歸以來,《內地與澳門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的實施、各項便利通關措施的出臺,以及區域合作協議的落地等,對澳門繁榮發展形成有力支撐。內地與澳門經貿關系的日益緊密,直接帶動內地與澳門貿易的快速發展。
當前,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等的深入推進實施,為內地和澳門深化經貿合作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未來隨著中央一系列惠澳措施的逐步出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內地和澳門的經貿合作空間將進一步擴大,進出口貿易也將持續穩定增長。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