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房賣1.9萬?男子跨越4千公里親赴鶴崗實地考察
央視網消息 :前段時間,網絡上一篇黑龍江鶴崗市一套房賣1.9萬的消息一出,立即引發了全網的熱議。鶴崗的房價是否真的如同網上所說的“白菜價”?
在這趟從佳木斯開往鶴崗的列車上,記者遇到了準備去鶴崗買房的彭喜生。他跨越了3780公里,奔走了兩天一夜,從廣東佛山趕到黑龍江鶴崗。就為了能買一套便宜的房子。50平米的房子要18萬,彭喜生覺得太貴了。一上午看了四處房子,要么價格太高,要么就是沒有房本。為了盡快找到又便宜又靠譜的房子,彭喜生來到一家房產中介公司咨詢。彭喜生是這家公司12月以來接待的第17位外地客戶,也是路途最遙遠的一位。
鶴崗看房客戶 彭喜生 :網上傳說一萬九,特意過來考察一下。
姚老板: 你都說,剛才網上說倆字叫什么,傳說?是不是。
彭喜生 :確實人家也買到這種房子了?
姚老板: 誰買到了?本地人都不敢買,你還能買到?很簡單一句話,便宜是有,但沒你想象中那么便宜。你消費我肯定保證你的權益,出了問題可以找我,但是我挑的房源是真實的,夠你用夠你住。
彭喜生希望找到一間70平米左右,簡單裝修,可以拎包入住,價格在2萬左右的房子,然而在當地從事了近五年房屋中介工作的梁云鵬告訴他,這種房源根本沒有,所謂的白菜價房子只是一個笑話。
梁云鵬 黑龍江省鶴崗市某房產中介負責人 :最便宜的是四、萬左右的,有房本,能過戶。
從天亮到天黑,彭喜生一心希望能找到一個滿意的房子。然而房價的巨大落差,讓他越來越安靜,回到酒店后,他默默收拾起行李。
彭喜生 鶴崗看房客戶 :準備明天回去了,最便宜的就看到3.6萬、4.6萬一房一廳,沒房本,頂層,跟網上說的有很大的差異,跟我們理想中的價位不太一樣,所以我想還是哪里來回哪里去。對吧?算了吧。
鶴崗房價吸引力巨大 有購房者頻頻出手
從佛山來的彭喜生并沒有買到符合心理預期的房子,不過,記者在采訪中遇到了一位北京來的購房者,他即將在鶴崗購買第三套房了。
他叫楊光,來自北京,是個自由職業者。前段時間聽說鶴崗房價低,本想買套房,天熱時偶爾來住一住,但看到房價后,禁不住越買越多。如今辦完過戶手續的已經有兩套。與彭喜生希望找的房子不同,楊光買的房子都位于市中心。
楊先生準備要買的房子
鶴崗看房客戶楊光 :你看那邊是市政府、火車站、人民劇院,這邊是體育館,旁邊就是當地最好的酒店。60多平將近70平,非常便宜,我感覺特別值,6萬5。這房子面積不大,但是格局特別好。這是一套一室一廳、南北通透的房子。這個樓即使不算土地,不算稅收和各種費用,建筑成本一平米也得1500塊左右,F在一平米1000,不考慮其他費用,我覺得都跌破建筑成本了,這個價格買進的話不會虧,我覺得還能賺一點。
鶴崗市住建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外地人來鶴崗買房的客戶越來越多,比2018年同期增長30%以上。
鶴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委委員 副局長臧富強 :2019年截止到11月份,外地人在鶴崗購買房產是2178套。那么2018年外地人在鶴崗購置房產是1676套,增幅在30%。
臧富強告訴我們,在鶴崗,網上報道的一兩萬元的低房價情況確實存在,但也只是個別現象。
鶴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委委員 副局長臧富強 :低價房,個別現象應該存在。一是區域偏遠,再一個頂層。商品房的這種房價的均價應該在3083/每平米,城區內的二手房大概在2700/每平米,稍微偏遠的一些的區域也得1500、2000/每平米,那么整體的平均價應該在2400左右。
外地小伙鶴崗買房 再次背井離鄉去打工
跨越將近4千公里的彭喜生在鶴崗奔走了兩天一夜,也沒有找到他在網絡上看到的又便宜又好的房子。來自北京的楊光卻頻頻出手,讓鶴崗當地低迷的房地產市場似乎也有了一些溫度。那么那些買了便宜房子的外地人,究竟會不會就此定居鶴崗,開始新的生活呢?我們繼續來看記者的調查。
如今的鶴崗,路邊的電線桿上、小區公告欄上、甚至待賣房屋玻璃上都貼滿了賣房的字樣和電話號碼,記者打過去咨詢后,得到的價格都與網上盛傳的“白菜價”相差很大。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這些三四萬元的價格相對便宜的房子,房齡大多是30年以上準備拆遷的老房子。由于十分陳舊,買房人必須重新裝修才能入住。
除了老房子等待出售外,2013年至2018年六年間,鶴崗市大力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共計建設約11萬套住房。當地很多老百姓一家手里都有2套房甚至更多的住房,每年暖氣費就要交1000-2000元,因此有房主不想持有閑置的房子,索性低價賣出。
鶴崗曾經是黑龍江省四大“煤城”之一。這座因煤而興的城市,在2011年被確定為資源枯竭型城市。此后的脫煤轉型之路并不容易。2017年,鶴崗地區生產總值282.9億元。這一數據甚至不如沿海發達地區一個小鎮。全市總人口從2015年將近106萬人,降低到2018年99.5萬人。經濟不景氣,鶴崗本市的年輕人紛紛選擇去大城市打拼。那么,那些被低房價吸引,從全國各地逆勢而來買房的年輕人,又如何留在鶴崗呢?
在拉薩打工的小伙
網友“流浪的老哥”是一位受到網絡號召來鶴崗買房的人。11月初,他耗時3天,跨越4000多公里,從拉薩到鶴崗買了房。流浪的老哥真名叫許康,在鶴崗買到房子一周后,就返回拉薩繼續打工,知道記者來意,許康特意讓朋友帶我們參觀一下他的新家。
這間48平米的一室一廳,方方正正,每個房間都有一面大窗戶。許康以3萬元的價格買了下來。交完全款后,許康兜里只剩幾百元錢。在客廳里,我們撥通了許康的視頻!傲骼说睦细纭笔且幻27歲的小伙子,此時正坐在他打工的餐廳里。許康告訴我們,他買的是毛坯房,所以希望能在拉薩多賺點錢好回去裝修房子。在鶴崗,他找不到收入高一些的工作,只能再次回到熟悉的拉薩。在拉薩,許康從事切菜、配菜的工作,住在餐廳提供的宿舍里,沒有什么開銷,收入是卻是鶴崗的2倍。他現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早點賺夠裝修的錢,回到鶴崗的家,站在陽臺上,看太陽從眼前升起。
每一個走進鶴崗準備買房的消費者,都有著不同于別人的故事,按照自己客觀的能力,安下一個屬于自己的家。這個沉寂了多年的小城樓市,帶給了我們感受這個時代另一道不一樣的風景,還是那句老話,房住不炒,安家就好。
來源:央視網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