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深300金融期權上市 衍生品家族快速擴容
12月23日,滬深300ETF期權、滬深300股指期權等共3只期權新品種將上市交易。
時隔近5年,國內再推股票股指期權,三只產品密集上市,意味著中國金融期權類衍生品進入快速擴容階段。
其中,上交所、深交所各推出一只滬深300ETF期權;中金所推出的是滬深300股指期權,為境內首只股指期權品種。
23日,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分析師孫桂平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相對于上證50ETF期權,滬深300ETF期權的行業覆蓋面更廣,可滿足更多不同類型的投資者進行風險管理和資產配置的需求,提升權益類期權市場的廣度和深度。滬深300ETF期權上市的意義不僅局限于相關公司和具體產品,對整個資本市場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可以說衍生品的豐富,有助于資本市場的定價合理,不合理的估值波動會減少,對資本市場的成熟和發展也有很大作用。
此外,資管公司可以利用滬深300ETF期權,通過構建多樣化的期權策略,設計出各種資管產品,對于滬深300ETF本身的規模,也會有所裨益。
股票期權市場擴容
上證50ETF期權于2015年2月正式上市交易。作為我國首個場內期權產品,上證50ETF期權開啟了股票期權市場。
自上市以來,上證50ETF期權的交易活躍度不斷提升。今年以來,50ETF期權的總成交量、持倉量連續創出新高,顯示市場對該類衍生品的旺盛需求。
從產品的角度來看,與之前唯一一只上證50ETF期權相比,滬深300期權標的規模擴大近4倍,覆蓋行業結構更加均衡,且中金所、上交所、深交所均有上市產品。
從制度角度來看,交易所放寬了在熔斷機制、交易上限等方面的制約,增加了做市商數量。
在投資選擇方面,股指期權行權選擇更多、交易上限更高,ETF期權則有更多的委托方式和買賣策略,為不同需求的投資者提供更多選擇。
對于股票期權新品種的上市,滬深交易所均強調了滬深300ETF期權對維護市場穩定的重要作用。
上交所表示,擴大期權試點,新增上交所滬深300ETF期權,意味著我國股票期權市場進入了多標的運行的新階段,豐富了投資者的風險管理工具。
深交所亦表示,深交所推出滬深300ETF期權,有助于深滬兩市投資者開展套期保值和風險對沖,有利于提高市場定價能力、提升市場的流動性和穩定性。
事實上,海外權益類衍生品市場保持著不錯的增長勢頭。據世界交易所聯合會(WFE)統計,自2005年以來,權益類衍生品成交量的年復合增長率為6.2%,權益類衍生品在2018年全年的總成交量為136億張合約。
在各類權益類期權的產品中,寬基指數期權成交最為活躍,特別是各股票市場常用的代表性指數對應的期權產品,由于標的指數一般具備良好的市場代表性,在各類產品當中的應用最為廣泛。
據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數據統計,過去近20年中,公募基金期權策略產品的數量和規模均增長10倍以上。
申萬宏源分析師朱嵐指出,隨著指數類期權品種的完善,對沖策略更加靈活,對沖效率更高。
示范效應
上證50ETF期權是我國首只以ETF為標的的期權產品。
Wind數據顯示,上證50ETF期權上市前半年內,基金規模平均為215.51億元,日均成交額35.04億元。上證50ETF期權上市后半年內,基金規模平均344.14億元,日均成交額111.95億元。
廣發證券研報顯示,截至2019年11月10日,上證50ETF最新的基金規模為426.37億元,今年以來日均成交額42.5億元。上證50ETF期權的上市明顯提高了該產品的流動性,預期滬深300ETF期權的上市也將促進標的ETF產品的市場關注度的上升,進而提高產品的整體規模和日均成交額等。
對比2018年全年數據,上證50ETF期權得到快速發展,2019全年日均成交量增長了90.0%, 日均持倉量均增長了86.0%,均接近翻番。
寶城期研報指出,上證50ETF期權的快速發展得力于機構投資者的壯大以及投資者對期權工具的接觸和了解不斷加深。
今年以來,北上資金流入超過3000億元,公募、私募等股票基金份額不斷擴大,期權作為機構投資者對沖風險的工具得到投資者的極大關注,特別是2月25日的“單日上漲 192 倍”的財富故事,極大地激發投資者對期權的熱情。
12月23日,中銀國際證券分析師王維逸指出,滬深300ETF較原有上證50ETF,為投資者提供了更為豐富的品種,集中度更加分散,有利于分散期權交易風險。
廣發證券研報認為,滬深300ETF期權的上市,有助于為市場提供更加豐富的金融產品,有助于投資者采取多樣化的投資決策,以及幫助投資者以更豐富的手段管理風險。
推動更多長期資金入市
滬深300指數是A股市場核心的寬基指數之一,在基金市場中被諸多基金產品作 為業績的比較基準。
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目前,滬深300指數個股數量全市場占比在8%左右,但其總市值覆蓋了全市場總市值的59%以上,自由流通市值覆蓋全市場自由流通市值的54%以上,表現出良好的市場代表性。
不過,市場上以滬深300指數為投資標的,產品不在少數。除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嘉實滬深300ETF外,還有華夏滬深300ETF、易方達滬深300ETF、廣發滬深300ETF等多只產品。
從兩只產品的歷史來看,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和嘉實滬深300ETF是最早的滬深300ETF。
2012年4月26日,華泰柏瑞滬深300ETF結束發行,首募規模近330億元;4月27日,嘉實滬深300ETF結束發行,首募規模亦近200億元。
11月8日,以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和嘉實滬深300ETF為標的的兩只滬深300ETF期權獲批。
截至2019年11月10日,跟蹤滬深300指數的被動指數型ETF產品中,被選作滬深300ETF期權標的的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和嘉實滬深300ETF分別是滬市和深市跟蹤滬深300指數規模最大的ETF產品,規模分別為340.43億元和239.38億元。
今年初以來,華泰柏瑞滬深300ETF的平均規模為345.08億元,日均交易額為27.03億元,嘉實滬深300ETF的平均規模為231.79億元,日均成交額為5.71億元。
作為可場內交易的ETF產品,日均交易量高代表該產品場內交易相對活躍,市場關注度高,有利于相關投資策略的操作。
華泰柏瑞基金指數投資部總監、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基金經理柳軍表示,滬深300ETF期權的推出,是對期權市場重要的擴充,將進一步滿足投資者多樣化的風險管理需求,有助于引入更多境內外長期資金入市。投資者可以使用滬深300ETF期權,進行有效的風險管理或者尋找套利機會。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