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猛了!這類ETF一天涌入超過10個億!
中國基金報記者 李樹超
上周末,多家科技公司公告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基金”)將減持公司股票,今年業績表現優異的科技股本周先跌后漲,市場迎來大幅震蕩。
不過,在科技板塊調整期間,資金卻借道科技類ETF凈流入10個億,該類產品的交易活躍度也大幅提升。
10.4億元!
科技類ETF不懼調整資金凈流入
12月21日(上周六),匯頂科技、兆易創新、國科微3家科技公司同時發布公告稱,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基金”)將減持公司股票。
消息發布后,今年下半年市場表現靚麗的科技股迎來高位回調,半導體、電子元器件指數等皆從高位回落,在本周一分別錄的-2.47%、-2.79%的跌幅,通信設備指數跌幅超過3%,在周二指數才再度企穩。
雖然科技股投資遭遇“黑色星期一”,但并不影響資金借道科技類ETF,在股市調整中布局市場的熱情。
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23日,13只科技類ETF產品總份額為200.13億份,比上周末增長5.68%,按照上述基金當日成交均價估算,當日資金凈流入達到10.4億元。
其中,華夏中證5G通信主題ETF單只基金凈流入就高達8.63億元,創下基金成立以來新高,華寶中證科技龍頭ETF、國泰CES半導體ETF等10只科技類ETF也處于凈申購狀態,資金在周一大跌時逆市買入的熱情高漲。
隨著科技股漲幅越來越高,科技類ETF的交易活躍度在12月也快速攀升。
數據顯示,截至12月23日收盤,在12月份16個交易日中,13只科技類ETF總成交額達到271.97億元,已經超過了11月份260.76億元的總和,同期月平均換手率也從11月份的7.62%增至8.09%。
針對近期科技股調整,業內人士仍然看好科技股投資在未來的表現,并不會因為短期事件驅動型因素改變投資策略。
北京一位大型公募績優基金經理對此表示,在國內投資和人口紅利接近尾聲,國際貿易爭端帶來的科技競賽中,資本市場慢慢意識到科技才是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最大抓手。
在他看來,近期“大基金”減持幅度有限,雖然階段性對科技股投資熱情形成制約,但今年科創板落地、科技投資大幕開啟,市場化手段拉動科技發展的模式正在逐漸形成。另外,我國5G建設開始啟動,通訊行業有望迎來中長周期的業績上漲階段,相對科技股未來巨大的發展空間,目前該板塊估值仍在合理位置,股市調整是比較好的介入時機。
11家基金公司布局16只科技類ETF
數據顯示,截至12月23日,13只科技ETF成立以來平均收益率為11.6%,收益率最高的國泰CES半導體ETF自5月中旬成立以來,收益率已經高達48.92%;國聯安中證全指半導體ETF、華寶中證科技龍頭ETF也分別大賺37.7%、22.48%,體現了不俗的賺錢效應。規模方面,科技類ETF也從149.28億元的首募規模升至最新的221.95億元,增長近50%。
事實上,在科技ETF的賺錢效應和市場人氣下,近期又有多家公司積極布局科技主題的場內基金。
近日,華夏、銀華基金分別發布華夏國證半導體芯片ETF、銀華中證5G通信主題ETF,兩只科技ETF產品分別將在12月24 日、12月27日發售,華富中證人工智能產業ETF也在近期已經提前結束募集。
上述三只基金布局后,將有11家基金公司先后布局16只科技類ETF產品。
其中,華夏、國泰基金皆布局了三只科技類ETF,兩家公司都在通信、半導體芯片方向各有一只產品,華夏還布局了人工智能ETF,國泰則布局了計算機ETF;銀華基金則分別在研發創新、5G通信等領域各落下一子;嘉實、華寶、富國、平安、華泰柏瑞等8家公司也各有一只科技ETF成立。
談及新布局基金的投資方向和機會,華夏國證半導體芯片ETF擬任基金經理趙宗庭表示,今年以來,半導體板塊盈利持續改善,除利潤和收入高速增長外,半導體板塊毛利率和凈利率均有改善。芯片類上市公司具有成長空間大、國產替代政策支持、行業競爭格局向好、稀缺性強的特點,有望持續迎來重大的投資機遇。
“以5G和AI為代表的超級科技周期,將促使芯片需求量持續增長,由此也將帶來重大投資機會。”趙宗庭說。
本周科技類ETF資金凈流入情況
(數據來源:wind)
萬水千山總是情,點個 “在看” 行不行!!!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