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哺乳期是炎性乳癌高發期
我們都知道哺乳是女性的天性,但有的新媽媽出于各種原因,而不能哺乳,或者是哺乳方法不當的話,是很容易出現乳腺炎的。母嬰專家指出懷孕哺乳期的女性體內激素水平大為改變,比平時更容易患“炎性乳癌”。所以,懷孕哺乳期是炎性乳癌高發期。
炎性乳癌的特點是惡變程度高、進展快、復發轉移多、癥狀類似炎癥從而非常容易被忽略,不少媽媽由此不幸拋下襁褓中的新生嬰兒離開人世,還有一些則在懷孕期間就面臨“保孩子還是保自己”的艱難選擇,因為懷孕期不能大量用藥,而一旦拖延則可能回天乏力。
* 這幾種女性產后更容易得乳腺癌
不愛哺乳的媽媽易得乳腺癌
研究結果顯示,女性在生產之后以母乳喂養的時間越長,日后發生乳腺癌的危險越小。 研究專家指出,很多女性在嬰兒6個月大后,便不繼續喂哺母乳。如果她們能夠喂哺6個月以上,每年至少有1000人可免受乳腺癌的侵犯。通過哺乳可以促使女性的內分泌系統進行調整,使性激素逐漸恢復到平衡狀態。資料表明,哺乳次數越多,時間越長,乳腺癌的危險越小,而未哺乳女性的乳腺癌發生率要比哺乳女性高出5倍左右。
哺乳對寶寶有益,對媽媽更有好處。民間常說,金水銀水不如媽媽的奶水。的確,母乳的價值對寶寶來說是任何其他食品所無法代替的。母乳喂養可促進寶寶與母親的感情建立與發展,可使寶寶獲得滿足感和安全感,是寶寶心理正常發展的重要因素,可以更好地促進寶寶大腦發育。
對于母親來說,產后堅持哺乳有利于子宮恢復,可降低乳腺癌的發病率。那種認為產后哺乳會影響身材的看法是錯誤的,喂奶是一個大量消耗熱能的過程,有利于媽媽減輕體重。
產后不當擠奶易得乳腺癌
乳房是個非常嬌氣的地方。對乳房護理知識不了解、沒經過正規培訓的人,無法掌握好手法的輕重,多用蠻勁對乳房進行暴力擠壓。暴力擠壓,不僅不能將乳汁淤積的乳腺管通開,反而還會使乳汁淤積更嚴重,從而引發乳腺炎,繼而導致乳腺癌。 此外,對于乳頭發生皸裂的產婦,如果按摩者不衛生,會大大增加感染的機會,細菌可從乳頭皸裂處進入乳腺組織,從而引發乳腺炎。
以上就是懷孕哺乳期是炎性乳癌高發期的介紹,所以要知道生產后哺乳才是最正確的方式,如果不哺乳或哺乳方法不當的話,那么將會影響到母嬰的健康。母嬰專家提醒,女性在懷孕、哺乳期間,也進入了“炎性乳癌”的高發期,孕婦產婦們千萬不可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