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黑幫老照片,他們是城市的不安定因素,現(xiàn)代黑社會都是小兒科
提起美國黑幫,很多人立刻想起《教父》中的場景,但現(xiàn)實中美國的幫派斗爭更加嚴酷,今天分享一組美國紐約的黑幫老照片,讓大家了解當時幫派爭斗的真實情況,紐約幫派擁有悠久而動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初該市的五點貧民窟,那里是臭名昭著的犯罪,貧窮和暴力場所。
1975年,紐約的一個黑幫,號稱是龍幫的成員拍的集體照,從這張照片中就可以看得出來,這些人是不良少年,發(fā)型、服飾各異。
別看他們都西裝革履,他們也是幫會成員,只不過被警察堵在了死胡同,抓到了警局拘留,看起來還有真有點《教父》中黑社會成員的感覺。
愛德華·沃爾什(Edward Walsh)指出杰克·科斯洛(Jack Koslow)(右)是布魯克林青少年幫派殺人狂(Kill for Thrills)的目,后者因在整個城市的狂暴而聞名。
龍幫的成員,穿的像印度人,他在第一張集體照中出現(xiàn)過
一群年輕人擺姿勢,用絲巾遮住了臉,手中拿著各種武器, 這樣的不良少年在紐約的街頭徘徊,這種情況一直持續(xù)了兩三個世紀。
Katos Wunchacus稱自己為娛樂俱樂部而不是幫派,他正舉行俱樂部會議,一名成員展示了雙節(jié)棍的使用,這應(yīng)該不是娛樂了吧,黑幫確定無疑了
南布朗克斯的波多黎各人摩托車幫派的成員,許多幫派都是從城市獲得免租金會所經(jīng)營的。
紐約少年街頭幫派成員檢查他們自制的武器,稱為“拉鏈槍”。
東村摩托車團伙的成員在三間房間的“豬和彈藥工廠”被查封后,被紐約警察局拘留以進行訊問,他們被懷疑燒死一個敵對幫派成員的人而受到盤問。
在受到尊敬的“和平制造者”康奈爾“黑本杰”本杰明死后,本杰明在試圖打破南布朗克斯的敵對幫派之間的戰(zhàn)斗后被毆打并刺死,之后,來自20個幫派的150多名黑人和波多黎各青年聚集在一起,1971年12月,在美國男孩俱樂部的體育館舉行的和平會議上, 在街上召開了幫派會議,以結(jié)束布朗克斯地區(qū)與幫派有關(guān)的致命街頭暴力事件。
警察讓參與布朗克斯區(qū)幫派戰(zhàn)斗的年輕人靠墻舉手,兩名少年被刺傷,其中一名住院,有時,目擊者由于擔心涉嫌團伙的報復(fù)而拒絕配合警方的調(diào)查,警察常常因沒有足夠的證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