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臨終前,曾下過一道狠毒命令,直到2008年公開才知她有多歹毒
但凡稍微了解滿清史的看客,都會知道“葉赫那拉氏”這個名號,作為滿洲最古老的部族之一,“葉赫那拉氏”可謂是尊貴和權力的象征。
作為一個源遠流長的部落,肯定有不少的傳奇人物出現,葉赫那拉家族自然也不會例外。諸如清初有名的大詞人:納蘭性德。
關于容若的大名,相信只要稍微有點文學功底的人,都會了解一二,便是不知道這個人的,“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的句子也一定有所耳聞。
畢竟作為一個不怕暴露年紀的大叔,好不慚愧地說,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簽名,不管哪方哪面,總少不了容若這一名句。
雖然當時很多人不解其意,更不知詩詞原意是吟誦友人的,不過這并不妨礙我們用來充一充所謂的“詩人”,裝一裝所謂的“浪漫深沉”,當然更多的還是為博小姐姐的一眼“青睞”了。
簡單說完容若,我們再說一說另一位葉赫那拉氏“名流千古”的“名人”,這里的“名流千古”之所以標引號,自然是含諷刺之意,倒不如說遺臭萬年更貼切。
那么此人究竟何許人也呢?值得我反諷兩句,相信有不少看官老爺已能夠猜出來了,沒錯,此人便是慈禧。
關于我們的“老佛爺”可謂是比我們的大詞人“納蘭容若”還要出名,畢竟老佛爺的“臭名”,不管是識筆墨的,還是不識筆墨的,總能罵上她一兩句。
按說她一個婦人,就是再能禍國,再能殃民,能成得了多大氣候。如果各位看客真有如此想法,那可真是太小看我們的慈禧太后了。旁的不說就拿光緒帝來說事吧,光緒帝或許算不上所謂英明神武的君主,卻也不是那種昏庸無能的帝王。
至少他開明,不故步自封,敢于接受新的思想,新的潮流。清朝在他的手上,大有恢復往日榮光的意思,可是一切的一切,終將栽于一個婦人之手。
那個人就是慈禧。在慈禧死的前一天,光緒帝也隨之駕崩!這是巧合嗎?就是個傻子都能想得到,肯定不是。
且不論慈禧曾經軟禁過光緒帝,還有過垂簾聽政,擅政專權的舉動。當時的慈禧可是一個七十多歲的將死之人,雖然歷朝歷代短命的皇帝不在少數,但是母子兩人相繼辭世未免也太過偶然了些。
不過也不知道當時是懾于慈禧的威信,或是慈禧確實做得滴水不漏,直到2008年,各方各面的專家利用科學儀器終于檢測出光緒帝是死于砒霜之下,可以說是死于謀殺。而敢殺皇帝的人,就當時來說,那也只有慈禧一個人了,可見慈禧有多么歹毒。
臨了,感慨一句,婦人亂國,固然有封建思想成分在里面,用在慈禧身上,卻又可謂不貼切,畢竟如此蛇蝎心腸,自私專政的女人,不論放在哪朝哪代,都是當朝的噩夢。
倒是值得一提的是,當武則天碰到慈禧,誰又能更勝一籌呢?不過這是關公戰秦瓊的戲碼了,只能想想就好。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