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在被曹爽架空后,為何還能發動高平陵政變來奪取曹魏政權?
高平陵政變是三國歷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司馬懿通過發動高平陵政變控制京都,把曹魏政權轉移到了司馬家中。
魏明帝曹叡駕崩后由司馬懿和曹爽輔政,曹爽為了權力先架空了司馬懿,然后逐漸控制了整個曹魏政權。司馬懿在被曹爽架空的情況下,為何還能發動高平陵政變代替曹爽控制曹魏政權?
司馬懿老謀深算,曹爽還是太年輕
曹爽成為大將軍后用自己的心腹控制了朝廷的運作,并逐漸架空了輔政的司馬懿力圖控制整個朝廷。但俗話說姜還是老的辣,跟老奸巨猾的司馬懿比起來曹爽還是太嫩了。司馬懿先裝出重病的樣子,刻意回避曹爽,以此來放松曹爽的警惕。曹爽也沒讓司馬懿失望果然對司馬懿的警惕性大減。司馬懿卻在暗中聯系朝中重臣,培養更多心腹為政變積蓄力量。
曹爽雖暫時控制了朝廷但他不懂“木秀于林風必摧之”的道理,暫時權力的獲得讓他有點膨脹。曹爽就忽略了曹魏政權的最大威脅,開始變得張揚,只顧自己的享樂而不是繼續打擊司馬勢力,任由司馬勢力繼續發展。司馬勢力的積蓄,為日后的政變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司馬懿把控好了時機
司馬懿政變的時期發生在曹爽陪少帝曹芳去高平陵掃墓時。曹爽及其親信出走,朝中幾乎沒有曹爽的力量。而司馬懿早就暗中聯系朝中大臣培養自己的心腹暗中積蓄力量。司馬懿在曹爽朝中勢力最虛弱的時候發動政變,曹爽留在京城中的力量根本無法抵擋。這樣司馬懿就輕而易舉控制了京城。
司馬懿為了高平陵政變那一刻隱忍了太久,在曹爽及曹芳出走京城時,精準把握住了時機沒有任何猶豫。成大事的確不能猶豫,如果司馬懿有任何遲疑,那么他多年的心學也許就會毀于一旦。司馬懿這個時機的把控真的是太好了。
對手曹爽幫了大忙
司馬懿最初政變時彈劾了曹爽要謀反。曹爽因為害怕就原地屯兵來以求自衛。曹爽的心腹看到情況后請求他借天子的名義來討伐司馬懿,但曹爽卻猶豫不決。司馬懿知道曹爽優柔寡斷的性格就讓人來勸降曹爽,許諾他投降后的榮華富貴。曹爽不聽部下勸阻投降了司馬懿。結果司馬懿卻借謀反的罪名把曹爽及心腹誅滅了三族。就這樣司馬懿清除了以司馬家代曹魏的最大障礙。
司馬懿本來想要以司馬勢力代曹魏政權還是有點難度的。但對手曹爽實在是太蠢,明明有可以與司馬懿相爭的實力,卻主動放棄。按實力按影響力都是曹爽占上風,真的可以說天都在助司馬家了。曹爽的幫助對司馬懿真的是太大了,曹爽也為自己的愚蠢付出了代價。
司馬家代魏可謂是占到了天時地利,高平陵政變使曹爽為首的宗族勢力受到了致命的打擊,司馬勢力開始慢慢完全取代曹氏勢力,為日后晉完全代魏奠定了基礎。司馬懿高平陵政變不是偶然,而是司馬家多年的預謀,高平陵政變為三國歷史的結束拉開了序幕。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