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PK奶粉的五大誤區
誤區四:4個月以后母乳顏色變淡沒營養了
正解:一周歲以前母乳仍然是寶寶飲食中最重要的食物
世衛組織推薦純母乳喂養直至嬰兒6個月,并繼續母乳喂養同時添加營養輔食直到兩歲。一周歲以前母乳仍然是寶寶飲食中最重要的食物,所謂“輔食”只能是輔助。
每個媽媽的乳汁看起來都是不同的。許多媽媽喜歡拿母乳的顏色來作為營養判斷的標準,認為上面浮著一層油就好,而看上去比較淡沒那么黃稠,就沒有營養,其實并不是這樣的。在我們有正常的生活的前提下,媽媽飲食的輕微差別,或者一段時間的胃口不好,甚至感冒一兩周等,對她的乳汁所產生的影響都是非常微小的。
在通常情況下,一個健康的成年女性都可以產生出合格的乳汁,即使她的營養在某一段時期里并不是那么完美。在非洲貧窮國家那些營養不好的媽媽,她們的乳汁經過檢測也是合格的。
誤區五:乳汁不夠時應該加奶粉
正解:奶粉將會令乳汁分泌減少
乳汁的供應建立在供需關系的基礎之上:喂哺次數越密,乳汁分泌越多。反之亦然,喂哺次數越少,乳汁分泌越少(因為配方奶使嬰兒飽脹,或他已從奶嘴中獲得安撫)。在奶量未充分建立之前,給嬰兒喂配方奶往往會造成“母親的奶越來越不夠用,寶寶需要越來越多的配方奶”這一惡性循環。
一旦寶寶減少吮吸母乳,媽媽的乳汁分泌也隨之減少。那樣的話,不適合寶寶的食物將會用來來替代母乳這種數千年來自然界專門為寶寶設計的最完美的食物。
此外,任何純母乳喂養的寶寶如果把一個奶瓶塞到他嘴巴里,不管放什么東西在里面,因為他出生有那么強烈的吸吮需求,所以他還是會喝掉很多,這個不證明他餓或者沒吃飽或者奶不夠,這個只是說明他有一種特別強烈的吸吮需求,不證明孩子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