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企業協會發布 2019年度中國石油行業10大新聞
2020年1月2日,由中國石油企業協會組織行業內外專家評出的“2019年度中國石油行業10大新聞”正式對外發布。2019年度中國石油行業10大新聞依次為——
大慶油田發現60周年,黨中央、國務院高度評價。60年來,以鐵人王進喜、王啟民、李新民為代表的幾代大慶石油人艱苦創業,把大慶油田建成了我國最大的石油生產基地。截至2019年,大慶油田累計生產原油23.9億噸,累計上繳稅費及各種資金2.9萬億元人民幣,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投產通氣,我國四大油氣進口通道全部建成。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起自俄羅斯東西伯利亞,由布拉戈維申斯克進入我國黑龍江省黑河。歷時5年,這項總價超4000億美元的管道工程穿越地球上最荒涼的地帶,一步步將“大資源”引向“大市場”。
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公司掛牌,油氣體制改革邁出關鍵一步。2019年12月9日,備受關注的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掛牌。國家管網公司主要從事油氣長輸管網及其調峰設施的投資建設、調度運行、公平開放和油氣管輸服務,形成“全國一張網”。組建獨立運營的國家管網公司,是我國深化油氣體制改革邁出的關鍵一步。
外資準入油氣勘探開發領域限制取消,油氣全產業鏈對外開放。2019年6月30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發布了《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9年版)》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9年版)》。新版負面清單取消了外資投資油氣勘探開發必須通過合資、合作形式限制,外資企業可以獨立在我國油氣勘探開發領域進行投資。
中國石油非常規油氣勘探獲重大成果,國內油氣資源基礎進一步夯實。2019年9月29日,中國石油宣布在非常規油氣領域勘探取得兩項重大成果,在鄂爾多斯盆地長7生油層內勘探獲得重大發現,新增探明地質儲量3.58億噸,預測地質儲量6.93億噸,發現了10億噸級的慶城大油田。在四川盆地頁巖氣勘探獲得重大進展,在長寧—威遠和太陽區塊新增探明頁巖氣地質儲量7409.71億立方米,累計探明10610.3億立方米,形成了四川盆地萬億立方米頁巖氣大氣區。
中國石化探明千億方級氣田,深層頁巖氣開發技術取得新突破。2019年3月25日,繼涪陵頁巖氣田發現后,中國石化頁巖氣勘探開發再獲重大突破:威(遠)榮(縣)頁巖氣田提交探明儲量1247億立方米,年內將建成10億立方米產能;丁山—東溪區塊國內首口埋深大于4200米的高產頁巖氣井——東頁深1井,試獲日產31萬立方米高產氣流,實現埋深超4000米頁巖氣井壓裂工藝技術突破。
中國海油渤中凹陷獲千億立方米油氣流,理論創新開創新局面。2019年2月25日,中國海油宣布,位于我國渤海海域渤中凹陷的渤中19-6氣田,測試獲得優質高產油氣流,確定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超過1000億立方米,可以供百萬人口城市的居民使用上百年。
民營煉化一體化項目集中投產,我國煉化行業步入多元博弈時代。2019年我國煉油產能集中釋放,新增煉油能力大都來自民營煉化企業。5月17日,恒力石化2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舉行全面投產儀式,年產能逾2000萬噸;5月20日,浙江石化4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一期)順利投產。隨著民營大型煉化項目密集投產,我國煉化行業步入多元博弈時代。
三大石油公司加快礦權流轉步伐,合力推動油氣增儲上產。2019年1月30日,中國石油在首批礦權內部流轉取得階段性成果的基礎上,全面啟動第二批礦權內部流轉工作。第二批礦權流轉區塊及面積均比第一輪礦權流轉翻了一番,區塊選擇更有針對性,合作層次更加豐富。與此同時,三大石油公司就礦權資源開發開展合作。
“石油工業十大成就”發布,70年來我國石油工業成就斐然。2019年9月28日,中國石油企業協會發布“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石油工業十大成就”。通過10個標志性成果,展示了新中國石油工業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