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公開2019年十件大事
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1月3日公開了2019年我國“掃黃打非”工作十件大事,其中包括組織開展五大專項行動、持續打擊涉黃網絡直播平臺、兩高出臺司法解釋加大對網絡犯罪打擊力度等。
這十件大事是:
一、第32次全國“掃黃打非”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
2019年1月17日,會議在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組長黃坤明出席會議并講話,強調2019年“掃黃打非”工作要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營造良好思想文化環境。
二、組織開展五大專項行動
全國“掃黃打非”部門于3月至11月,按照中央有關部署,緊緊圍繞迎接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工作主線,集中開展“清源2019”“凈網2019”“護苗2019”“秋風2019”“固邊2019”五個專項行動,持續凈化社會文化環境,維護意識形態和文化安全。經過不懈努力,五大專項行動取得了良好成效。
三、深入整治網絡文學領域亂象
2019年3月至8月,針對網絡文學領域存在的低俗色情問題,“掃黃打非”部門大力開展專項整治。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轉辦相關重點線索347條,部署北京、上海查處晉江文學城、起點中文網、米讀小說、番茄小說等違法行為并公開曝光。各地查辦相關刑事案件10起、行政案件67起,約談網站70余家。
四、嚴厲整治網上低俗信息
2019年4月至12月,“掃黃打非”部門開展網上低俗信息專項整治,重點清理網絡傳播淫穢色情和夾雜淫穢色情信息內容;以“性”為賣點,不適合傳播的內容;宣揚違背正確婚戀觀和家庭倫理道德的內容;網絡惡搞、調侃等迎合低級趣味的內容;宣揚暴力、血腥、恐怖、殘酷的內容等。整治中,嚴厲處罰了一批傳播低俗信息的企業,指導主要互聯網企業明確判別標準,加強內容審核,督促落實主體責任。
五、持續打擊涉黃網絡直播平臺
全年,各地執法部門堅持落地查人,查辦一批涉黃直播大案要案,如湖北黃岡破獲“3·01”特大網絡淫穢色情直播案,跨境抓獲犯罪嫌疑人22人,打掉注冊會員90萬人的“花花”APP。同時,大力落實中央五部門關于加強直播平臺管理的意見,強化網絡直播基礎管理,非法直播平臺管控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六、“掃黃打非”進基層再上新臺階
2019年7月3日,全國“掃黃打非”基層站點建設現場會在安徽合肥召開,進一步推動進基層工作。截至2019年12月,全國共建立“掃黃打非”基層站點66.2萬余個,創建全國進基層示范點三批次500個,80%的基層站點規范化標準化建設目標已實現,逐步發揮出更大作用。
七、組織開展國慶節前專項行動大督查
2019年9月16日至25日,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聯合中宣部、工信部、公安部、海關總署等七部門,組成6個督導檢查組,對北京、山西、吉林、上海、山東、河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陜西、寧夏等12省區市“掃黃打非”專項行動開展情況進行督查,對發現的問題予以通報整改,推動各地各部門進一步強化措施落實,切實營造良好社會文化環境。
八、兩高出臺司法解釋加大對網絡犯罪打擊力度
2019年10月21日,最高法、最高檢發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非法利用信息網絡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拒不履行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義務罪,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罪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的定罪量刑標準和有關法律適用問題作了全面、系統的規定。《解釋》明確對網絡犯罪進行全鏈條懲治,為開展網上“掃黃打非”工作提供了有力有效的刑事法律支撐。
九、八部門聯合引導規范教育類APP健康發展
在中央相關部門聯合組織開展學習類APP專項整治行動的基礎上,2019年8月,教育部聯合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民政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新聞出版署、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等部門印發《關于引導規范教育移動互聯網應用有序健康發展的意見》,進一步強化行業監管,嚴格“進校園”審查備案制度。
十、“護苗·網絡安全進課堂”鄉村行活動扎實開展
2019年7月10日,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指導騰訊公司啟動開展“護苗·網絡安全進課堂”2019鄉村行活動。截至12月,會同12個省區市“掃黃打非”辦公室,為全國50多個地區24萬名鄉村中小學生及留守兒童帶去內容生動的網絡安全課。各地自發舉行網絡安全課授課活動5000余場,參與學生及老師86萬余人次。“護苗”正面教育引導工作獲得群眾稱贊。(記者 郄建榮)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