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支持不足致嬰母乳喂養率低
我們都知道母乳喂養的好處多多,但是很多新媽媽由于各種原因,沒能堅持母乳喂養。育兒專家指出,社會支持不足致母乳喂養率低。我國嬰幼兒母乳喂養率低有多種原因。對于職業女性來說,社會支持不足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
雖然《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第九條規定:有不滿1周歲嬰兒的女職工,所在單位應當在每班勞動時間內給予其兩次哺乳(含人工喂養)時間,每次30分鐘。女職工每班勞動時間內的兩次哺乳時間,可以合并使用。哺乳時間和在本單位內哺乳往返途中的時間,算作勞動時間。另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第五章第二十四條規定,經醫院開具證明后,實行純母乳喂養的女職工增加1個月產假,產假視為出勤。
然而,由于擔心職業發展前景和事業,加上缺乏平衡工作與家庭責任的制度保障,不少職業女性選擇放棄哺乳。據《錢江晚報》報道,如今的女性多數都在職場拼搏,產假、哺乳假能休滿的比較少。絕大多數新媽媽在醫院里都會進行母乳喂養,但是回到家后喂養時間不能保證,奶水也慢慢沒了。因為沒有時間帶孩子,還有不少年輕媽媽早早將孩子放到老家,也就放棄了母乳喂養。
目前很多單位和公共場所沒有母嬰室。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2012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5.2%的人表示當下女性在外哺乳遭遇尷尬情景較多。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聯合母乳喂養大本營進行的調查也表明,93%的企業單位沒有配備哺乳室,導致47%的“背奶媽媽”(利用上班間隙完成吸奶、冷藏、保存等,下班后把奶背回家給寶寶當第二天的“口糧”——編者注)只能選擇在衛生間擠奶。其他選擇還包括辦公室(23%)、儲藏室(22%)、會議室(14%)等。
工作壓力大所帶來的精神緊張、過度勞累、生育年齡大,也導致一些媽媽乳汁偏少,對于母乳喂養“心有余而力不足”。除此之外,知識不足帶來各種喂養誤區,健康教育不足導致乳腺炎等疾病,年輕媽媽希望保持體型……這些都制約著母乳喂養率的提高。
另一方面,奶粉廣告的宣傳讓不少媽媽放棄母乳,選擇奶粉喂養。據中國廣告協會信息咨詢部孟雅娟介紹,中國廣告協會于2006年公布實施《奶粉廣告自律規則》。雖然有相關法律限制,但一些廠商打擦邊球,有的在發布奶粉廣告時,間接發布6個月以下嬰兒奶粉廣告,有的廣告中出現奶瓶、奶嘴等母乳代用品,還有的宣傳奶粉“成分接近母乳”。
母乳含有各種適合嬰兒成長的營養成分,喂母乳可以讓孩子發育所需的營養得到充分的供應;母乳含有很多抗體,母乳喂養的孩子抵抗力比較強;母乳喂養還可以增進母親和孩子之間的親情。一些研究表明,母乳喂養對母親本身也有諸多好處,如減少乳腺、卵巢腫瘤及缺鐵性貧血等疾病發生機率,促進產后身體恢復等。
專家普遍認為,母乳喂養可以持續到1周歲或1歲半,尤其是在嬰兒發育最關鍵的頭6個月,產婦應盡可能地做到母乳喂養,不要輕易用乳制品代替母乳。
在我國,《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規定了“0~6個月嬰兒純母乳喂養率達到50%”的目標。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近日提出,要從法律層面推動和加強母乳喂養,力爭母乳喂養達到六成。
近期,各地紛紛出臺各種措施保障母乳喂養。陜西西安《西安市醫療保健機構產科建設基本標準(2013版)》規定,實行母乳喂養,病房不得出現奶瓶、奶嘴及奶粉,禁止使用橡皮奶嘴作安慰物。1月24日,江蘇政府法制網發布《江蘇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辦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將每天的哺乳時間從1小時延長到了兩小時。
清華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鄭路表示,是否為育齡婦女設置哺乳室,可以作為一些公司社會責任考核的指標之一。
小編溫馨提示:社會支持不足致嬰幼兒母乳喂養率低。母乳喂養早就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重視。目前,每年的8月1日至7日被定為“世界母乳喂養周”。通過這些做法,可以在社會形成正面的激勵機制,倡導國內在支持母乳喂養上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