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您的位置  母嬰營養飲食

警方嚴打用爬蟲技術盜取信息 用技術“助惡”將被追責

  • 來源:互聯網
  • |
  • 2020-01-07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中國消費者報報道(記者聶國春)“放下你手中的代碼,小心被抓!”最近,程序員圈子里流行著這樣的段子。原因在于近期發生多起涉及爬蟲技術的公司被警方調查。

  根據日前公安部新聞發布會的通報,自今年9月1日以來,各地網安會同刑偵部門收網打掉“套路貸”團伙147個,抓獲嫌疑人1531名,采取刑事強制措施798名,鏟除了一批為犯罪行為提供服務的技術服務商、數據支撐服務商。其中,黑龍江七臺河“7.30”套路貸專案中,新顏科技、聚信立、同盾科技、魔蝎科技等公司的爬蟲業務有關負責人均被警方抓獲。

  在如今這個時代,數據已然成為了比黃金、石油更寶貴的財富。隨著大數據技術體系的日趨成熟,大數據技術正被廣泛應用到各個行業領域。然而,在大數據技術下,每個人也可能成為受害者。

  5000多張人臉信息只賣10元

  依托人臉識別技術,人臉信息綁定了鑒權、支付等重要的應用場景,因而成為和指紋、身份證同樣重要的個人信息。一旦被非法竊取,后果不堪設想。

  10月28日,由于反對采用人臉識別的方式進入動物園,浙江理工大學特聘副教授郭兵將杭州野生動物世界訴至杭州市富陽區人民法院,該案成為國內消費者起訴商家的“人臉識別第一案”。11月1日,富陽區法院正式受理此案。

  郭兵認為,園區進行人臉識別,將收集他的面部特征等個人生物識別信息,該類信息屬于個人敏感信息,一旦被泄露、非法提供或者濫用,將極易危害包括原告在內的消費者人身和財產安全。

  郭兵的擔憂并非杞人憂天。央視11月30日報道稱,在某APP平臺上發現名為“人臉相關算法訓練數據集”的商品,標價10元。該商品介紹稱,這個數據集包含5000多張人臉照片,很多還是一個人不同表情的臉部照片。而在淘寶上,也有一些店鋪公開出售人臉信息,價格多為每人5張照片,1人1元。記者在IT社區、網絡商城等多個平臺搜索看到,有不少人臉照片可供免費下載或付費購買,付費金額由帖子發布者自定,多在10元到20元左右。

  記者瀏覽多個人臉下載帖發現,在IT社區中可公開下載的照片有標記為外國研究機構提供的國外志愿者照片,也有部分照片來源于網站爬取,還有的則是來自微信朋友圈截圖。而這些被售賣的照片,基本上都沒有得到明確的授權。

  被玩壞的爬蟲技術

  “爬蟲技術是一項工具,但被居心不良的人使用,就可能出現大問題。”IT程序員小張感慨說。

  據了解,在爬蟲技術誕生初期,被爬取方不僅不抗拒,反而很歡迎被搜索引擎爬取,因為這樣才能被搜索到,給自己帶來更大的訪問量以及相應的廣告收入。大數據產業興起后,海量信息中單條價值有限,但聚合在一起則價值很大,于是部分企業利用網絡爬蟲大量搬運其他網站上的內容,掐頭去尾、改頭換面放到自己的網站上,雙方由此產生利益沖突。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爬蟲技術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公開爬蟲,另一類是授權爬蟲。前者指只能爬取公開發布的數據信息,比如企業的工商信息、公開社交平臺信息等;而授權爬蟲,則是指要求用戶提前授權,從而爬取到用戶個人的通訊錄、郵箱、司法信息、APP使用、電商平臺等隱私數據。

  在小張看來,爬蟲技術在網絡世界的使用相當普遍,但歐美國家通過爬蟲技術只能抓取公開信息或經用戶授權的個人信息,而我國不少APP都存在利用爬蟲技術過度收集用戶隱私信息行為。例如,用戶授權APP只能訪問他瀏覽過的網站頁面或郵箱里涉及信用卡賬單的郵件、手機桌面APP下載軟件等信息,但在實際操作環節,這些APP利用爬蟲技術抓取用戶在這些網站的消費行為、私人郵件內容,以及個人行蹤及地址定位等隱私信息。“網絡爬蟲技術的使用,還有一類比較特殊的情況,即大公司本身不作惡,但是助惡,為一些存在嚴重問題的產業或場景提供服務。”北京市安理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王新銳表示,公安部通報的很多公司都和現金貸、套路貸、暴力催收、“714”高炮貸款等有關。大數據公司為他們提供風控服務,未必有主觀的惡意,但很容易被客戶不正當的需求帶著走,甚至起到“賦能惡人”的作用。

  應用技術要有擔當

  當前,國內互聯網行業隱私保護薄弱、數據安全亦存在漏洞,爬蟲技術、人臉識別技術等新技術往往與信息來源違法、濫用等問題交織在一起。這是否意味著新技術一定會催生大量的黑灰產業鏈呢?

  王新銳律師認為,當技術剛剛產生而業界也不知道如何應用時,采取“技術中立論”的態度并無不妥。但一旦技術變得成熟,和產業深度結合,掌握技術的人就要警惕技術是否會被黑產利用,是否會成為幫兇,甚至直接成為黑產的核心技術。各種“割韭菜”、侵犯合法權益的玩法,隨著時間的累積一定會大量爆發風險,執法者就必然會采取行動,而這時“助惡者”也會付出代價。

  “技術本無對錯,只是人心有善惡。”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張新寶表示,技術中立應是一個基本判斷,在此基礎上,分析該技術應用的主要目的。如果僅用于犯罪,如賭博技術、復制號碼技術等,那么就應該限制。如果技術既可服務于經濟社會,也可能被壞人利用,那就應該規范。因此,要通過對個人敏感隱私信息的強化保護,以及強化規范個人一般信息的商業利用和國家基于公共管理目的的利用(如刷臉入住酒店等),實現個人、信息業者和國家三方利益的平衡。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
熱網推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