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育族”要注意哪些難題?
25-30歲生孩子最好
那么,到底多少歲是女人生育的“黃金期”呢-如果從純生物學上來說,25歲左右是女性最佳生育年齡,這時子宮頸管彈性好,容易擴張,子宮肌肉收縮有足夠力量,容易平安分娩。如果結合社會、心理因素考慮,女人最理想的生育年齡則在25—30歲,這時女性的心理、生理已十分成熟,最適合孕育寶寶。一旦跨入35歲,就算是高齡產婦了, 不僅受孕機會變小,自然流產率也大幅增加。
生殖醫學中心,每天都會接待各地不孕不育的女性近千人,在每年27萬 人次的門診中,因為超齡導致不孕的就占了10%左右。該院婦產科主任、生殖醫學中心主任喬杰說,很多人年輕時因工作忙沒顧上要孩子,年紀大了想要卻懷不上 了。如果僅靠自然受孕,時間不等人,而且年齡越大危險越多,所以最終決定為她們采取體外受精的方式,做了試管嬰兒。
高齡產婦要邁過幾道坎
30歲后生孩子,總有點背水一戰的感覺,似乎每個時刻都得小心翼翼。是什么原因讓這么多女性錯失生育“黃金期“,一不留神成了大齡產婦呢?“很多人談戀愛困難、結婚晚、工作壓力大,怕不能給孩子好的生活環境,有的則想再過幾年輕松的二人世界,不希望為孩子所累,致使‘生育大計’最終被擱淺。”這也是她撰寫今年兩會提案最主要的原因。“社會競爭激烈,育齡女性感覺到因離開職場而被取 代的惶恐,讓她們被動放棄了正常的生命繁衍權。此外,我國現行生育保險制度也存在一定問題,女性生產后職場和社會角色回歸的保障十分薄弱,都造成生孩子越來越晚。”
雖然高齡產婦在生理上不是絕對的“高危人群”,但幾位專家承認,比起年輕準媽媽,她們在孕育中確實可能遇到更多的麻煩:首 先,女性隨著年齡增大,排卵越來越不規律,30歲以后受孕幾率大大下降。其次,隨著年齡增大,陰道彈性也隨之降低,特別是子宮頸管較難張開、子宮肌肉收縮力減弱,流產或難產風險增大。第三,孕婦年齡越大,發生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等的幾率就越高,輕者引發水腫、頭痛,重者會危害孕婦和胎兒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