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高新區2019年園區總收入預計突破4000億元
南昌首屆飛行大會舉辦,23萬人到場觀摩,21個重大項目現場簽約,總投資280億元;國內手機ODM行業排名第一、全球排名前十的華勤通訊投產……2019年,南昌高新區跑出發展“加速度”,財政總收入提前2個月突破百億大關,達114.24億元,同比增長10.9%;出口創匯提前3個月完成全年任務,全年出口預計39億美元,同比增長87.5%;預計全年主營業務收入達2700億元,園區總收入將突破4000億元大關。
航空產業總產值增長116%
2019年,南昌航空城新增許多“生力軍”。中國商飛江西生產試飛中心開工,全國唯一一家省局共建的江西航空器適航審定中心掛牌,洪都公司入駐南昌航空城,我國首架由民企自主研發、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通用飛機——冠一通飛GA20試飛成功。
2019年,航空城配套設施不斷完善。瑤湖機場獲得省內首個A1級通用機場使用許可證,吸引了國產C919大型客機105架機的到來。未來,國產C919大型客機將常駐瑤湖機場,在這里完成各項技術檢驗。
2019年,南昌飛行大會成功舉行,一批航空裝備產業重大項目現場簽約,投資總額達280億元。項目涵蓋飛機機體研發、飛機客改貨研制生產、飛機復材研制生產、航空零部件生產、飛行器運營服務、飛行員人才服務培訓、飛行器交易服務等。
2019年,高新區航空產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目前,南昌航空城園區內已落戶項目40個,在談重點項目50多個,已形成以航空制造技術為依托,集設計、研發、制造、測試、運營為一體的航空產業鏈。一座集整機研發與制造、通用航空運營與服務、航空器交易與維修、航空人才培訓于一體的航空產業新城初具規模。2019年,航空產業預計完成工業總產值125億元,同比增長116%。
電子信息產業總產值增長30%
2019年12月13日,華勤南昌制造中心投產,成為該公司最大的生產制造基地,用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等智能產品的研發設計和生產制造,可形成5000萬臺手機、1000萬臺筆記本電腦的年產能。
近年來,一大批手機配套企業紛紛選擇高新區。聞泰科技、天瓏移動、龍旗科技以及品牌手機小辣椒、糖果、努比亞先后入駐。如今,南昌高新區已形成了擁有生物識別模組、攝像模組、觸摸屏、主板貼片、芯片、整機生產的全產業鏈,手機中90%的一級零部件可在區內實現采購。
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在“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的質變中成長。以LED產業為例,硅襯底LED技術成功打破國際壟斷,開辟了第三條照明技術路線,成為高新區科技創新最耀眼的明珠。中微半導體公司MOCVD設備項目成功落戶,打通了LED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產業鏈最后一環,LED產業形成了從設備、材料、芯片、封裝到應用的完整產業鏈,成為全國唯一的形成完整產業鏈的地區。
對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而言,2019年是亮點紛呈的一年,更是加速聚集裂變的一年。預計2019年電子信息產業完成工業總產值720億元,同比增長30%,占全市總量一半以上。電子信息企業主營業務收入超億元的企業達到45家,其中超10億元的企業達16家,超百億企業2家。
12個項目當年簽約、開工、投產
企業引進來,服務要跟上。為了讓園區內企業穩定發展,高新區不斷創新服務模式,讓營商環境優起來,生產成本降下來。
一方面,高新區率先在全省推出了“輕資產,重資本”招商模式。通過政府代建標準廠房,實現企業“拎包入駐”,讓企業以最快速度投產,并將更多精力和資本投放到產品研發上,實現當年洽談、當年簽約、當年落戶、當年投產、當年見效。2019年,高新區全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12個項目實現當年簽約、當年開工、當年投產。
另一方面,為破解發展資金瓶頸,高新區為企業“量身定制”優惠政策:率先在全市出臺采購區內配套“雙獎”政策,對在區內采購配套產品的企業,按采購金額分別給予采購方和供貨方1%的金額補貼,單個企業補貼總額最高達500萬元,與多個企業配套的可分別享受補貼。推行出口退稅周轉金,專門用于企業出口退稅期間上繳稅收的周轉。
此外,高新區結合“降成本、優環境”專項行動和“放管服”改革,深入開展了“企業服務年”和“項目落地年”行動。通過搭建集企業、項目于一體的企業大數據綜合服務平臺——企服通,實現企業服務事項一網辦理,不僅為企業提供了一站式、全方位服務的信息化超市,還有各項網上申報、政策兌現、在線金融等一體化惠企服務,讓企業少跑腿甚至不跑腿。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